权七小说

第83章 整内阁任首辅(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奉天殿上,一派寂然。

刚开放了全国公议,正赶上七国联军进犯的消息,沿海诸城多有死伤,于是和倭寇通信的文谨礼顿时罪大恶极,人人都喊着要打要杀,就连主动揭发的梅子期都成了不砍头不足以平民愤的人物。

各地都有书生学子联名上书,一篇篇议文洋洋洒洒,中心观点都一致,那就是若不将文谨礼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民愤。

民间此次反应如此之大,皆因大理寺地方分支积极彻查文党势力,各地方官报都与京城一样操作,将本地文党所做之事一一摆明,证据都刊登在官报上。

前朝有句话,叫做“千里做官只为财”

,这自然是前朝末期腐|败所致,就是放在当时也过于绝对,但放在文党上,其实也大差不差。

如此一来,那些父母官鱼肉百姓的地方,可不是就如烈火烹油。

据说,前两日有倒霉鬼,大理寺终于定罪抓捕时,因为民愤过激,锁了枷的他居然被愤怒的百姓一拥而上乱打,当场就碎了脑骨。

施|暴的百姓四散离去,没有目击者肯作证指认,连一个嫌犯都没能抓到,何况启元帝一早下旨不许严|刑逼|供,好歹也是一方大员,虽说按他罪状也是得斩,但被百姓“私|刑”

致死,确实令官员们不得不兔死狐悲。

不要说动手,平日里哪个平头百姓敢与官差争论?民愤之激烈,可见一斑。

百官听着燕王细细禀报,除了问心无愧的,余者都渐渐汗湿了背。

以前没发现这报纸竟是如此厉害的喉|舌,内有锦衣卫,外有官报民论,照此以往,这官,可就越来越难做了。

启元帝一偏头,和玉阶下的谢九渊眼神一对,俱是皱眉。

给文谨礼扣上通敌卖国的帽子,是鬼蜮伎俩,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以其人之身,顾缜心中不悔,谢九渊亦不会有半分愧疚。

文党误国,除去文谨礼,并不是党|争,而是为了大楚的安危。

手段,并不折损目的的正当性。

他们一手主导了文谨礼的倒台,隐忍布局多年,虽有文崇德这个突变助力,但为了一击即中、永绝后患,他们思虑再三,还是提前启用了报纸与公议,如今舆论如猛虎之势,是在意料之中,遂了他们的计划,但也着实叫人心惊。

这样的工具,还是必须得加以制约,否则,福祸难料。

燕王手上的奏章很长,整个奉天殿就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回荡。

与百官设想的阴谋论不同,燕王一回朝,立刻就被启元帝派了实差,没有让他回原先挂在礼部下的教育司,而是新设了文化交流部,任文化大臣一职,与六部同级并且直接入内阁,负责各地官报社与书局审计,管理各地交流学社和百姓公议,另外交给了燕王组织人才翻译并刊印西洋技术书籍的工作,光是官报就足够燕王忙得脚不沾地,足见启元帝的器重。

任命文化大臣的同时,六部也新改了名字,缺的尚书补了齐,职责也都有增添。

吏部改内政部,内政大臣欧茂竹。

户部改财政|部,财政大臣秦俭。

礼部与翰林院合并,改教育|部,升了原礼部左侍郎暂任教育大臣。

兵部改军事部,由启元帝直接负责。

刑部改司宪国|安部,国|安大臣冯裴。

工部与革新所合并,改科技发展部,发展大臣是文崇德。

除此之外,鸿胪寺也改了外|交部,外|交大臣王泽。

大理寺之前改了司|法部,如今又改了回来,大理寺少卿从左右两位增添至六位,很是增添了对应地方监察院的下属部门。

不算启元帝,这七位大臣皆是内阁成员,而回到朝堂的谢九渊,自然,成了内阁首辅。

至此,有启元帝掌兵权,谢九渊统领内阁,江载道率大理寺上下监察,开启了君王至上、军政法三分的新时代。

然而,身为金吾卫将军与北斗军校校长,谢九渊对军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俨然是位极人臣,堪称朝中第一人,讲句不好听的,那就是有遮天蔽日之嫌。

此时看着是君臣融洽,尤其是眼前外敌来犯,启元帝对谢九渊更是荣宠备至,奉天殿上都以“老师”

相称,但大家都暗地猜测,这谢九渊,会不会是下一个文谨礼。

当然,这都是打退外敌才能看到的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邪气凛然蛮荒补天人从亮剑开始搞军工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恐怖女网红帝临人间封神问道行神脉至尊明日之劫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帝国崛起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惊!重生后的嫡女她杀疯了明末边军一小兵我的亮剑生涯在第四天灾中幸存反叛的大魔王1825我的新大明天朝仙吏美漫丧钟最弱功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