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这可是胡处长的政绩,恭喜恭喜啊。”
高凡向胡冬明拱了拱手,语气中颇有一些调侃之意。
他说的恭喜是语带双关,一是恭喜矿肥结合工程的竣工,二则是恭喜胡冬明荣升处长。
矿肥工程的投资预算高达17亿元,后来又因为国内物价上涨以及一些国际风波的影响,预算超支,最终达到了23亿。
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了,8年前,郑立农和高凡谈起在全国推广小氮肥铵改尿的工作,说未来三年间准备投入6亿元,而这6亿元也是与国家财政反复沟通才筹措出来的。
8年间,国内物价翻了一番,按名义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增长了近3倍,国内资金短缺的情况比8年前要好得多了。
但即便如此,23亿元的投资也是非常惊人的,省里领导说起这个项目的时候也屡屡要用“跨世纪工程”
这样的夸张表述。
23亿元的工程投资,来源是多方面的。
其中大头是国家财政提供的建设资金,是以建行贷款的形式拨付的。
此外还有一笔世行贷款,也是由国家财政经手的。
除了这两笔主要资金之外,还有省里的配套资金,以及以各种名目从国家各部委申请到的经费。
穆阳省一开始申请的是财政的化肥建设专项资金,这是在计委立项的时候就确定的。
随后,穆阳省又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国内磷肥生产技术水平为由,从国家科委申请了一笔技术改革资金。
再往后,还有矿山、环保、支农、教育等各种名目的资金,只要是能挨得上边的,都会去申请一遍。
大家平常所说的“跑部钱进”
指的就是这种巧立名目申请资金的行为。
比如说,总工会提出要改善职工文化生活,设立了一笔文化建设资金。
你就要马上打报告,说樊家湾矿有2万职工,需要建设文化宫一座,图书室若干,采购图书若干。
总工会审查之后,确定你的要求可行,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资金就拨付下来了。
钱到了账上,如何花就是省里自己的事情了。
说好的文化宫,最终可能就用职工食堂替代,省下来的钱被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对上面的交代也很容易:这点钱不够建文化宫啊,所以我们就一宫两用了,吃饭的时候是食堂,吃完饭改成舞厅,节约也是国家一贯的号召嘛。
对于很多中央部委来说,花钱是目的,取得什么效果是次要的。
花钱多,部门才有存在感。
要让钱顺畅地花出去,就不要给地方上的同志添太多的麻烦。
否则人家嫌麻烦,懒得来申请,你的钱花不出去,在领导心目中就是无能的表现。
这里倒也不必过多指责什么,古往今来,做事情都是如此。
大水漫灌,总是能够滋润一方土地的。
就比如新世纪以来国内重点扶持过的那些产业,哪个不曾受到“虚报”
、“骗补”
之类的批评,但最终这些产业也的确发展起来了。
1000亿的投入,能够有100亿落到实处,就足够支撑起一个产业了。
回到地方财政这边,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相对于23亿的总投资而言,似乎是微不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