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对于进攻与防守,一般情况下双方要达到一比四甚至一比六,进攻一方才能说占上风,现在第三十六师有三个齐装满员的团,人数接近五千,难道红军会来两万甚至三万人?可能吗?更何况战斗是在中央军的腹地作战,时刻担心其他地方的中央军杀来,他们追求的只能是速战速决,一旦战事拖长,他们就会陷入四面八方的包围之中。
宋希濂越想越是信心十足,越想越认为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
如果这次立了功,那可是可以直达天庭,直接被蒋芥石知道,这机会难得啊。
老子就只守不出击,利用里面充足的弹药、粮食守上十天半月,真要出现危险了再跑不迟。
这封电报里的意思不就是守与防完全自己做主吗?一个中级军官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权力?又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好的机会?真是天助我宋希濂成名啊。
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份功利心害了他,让他丢掉了性命,二十八岁就死了。
历史上他还有一段辉煌的日子要过,他是蒋芥石手下重将,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八军军长,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
1949年被解放军俘虏,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直到1993年86岁时才逝世。
宋希濂显然不是鲁莽人,接到电报后就立即还召集手下部将进行了讨论,让大家思考是留还是守。
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坚守赣州,但他手下的将军不但明白他的意思,同时他们也希望借助机会立功扬名。
就是最保守的将领也不反对先守一段时间再说,看情况不对的时候再撤退不迟。
见众人意见一致,宋希濂终于下定了决心:守!
他很快就给新的上司顾祝同和蒋芥石都发了电报:“……职部上下决心与共匪一战,以报萧致平将军冤死之仇。
晋军傅作义将军以一师孤军守涿州近三月,职部虽然不才,但以中央军数千雄狮又有坚城可倚,足以给共匪以重挫。
职部不敢言全歼匪军于城下,但可以以自身为饵吸引匪军于坚城,待我中央军齐至,则可彻底消除匪患。
事若非人所料,职部将率全军断然而退,决不做无谓之争……”
不得不说宋希濂这份电报写的不错,言辞虽然平淡,但里面不但强调了红军的强大,强调了自己并非贪功而是要报萧致平战死之仇,而且也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宋希濂的这封电报得到了顾祝同的认同,因为他从电报了看到了“退”
字:也就意味着宋希濂只会试探,而不会傻乎乎的死顶。
同样这封电报也得到了蒋芥石的赞许,因为宋希濂的做法完全符合他想试探红军实力又不与红军死拼的心理,更为主要的是蒋芥石也存在着将这股红军拖在赣州城下,等他腾出手来,等到税警总团过来的时候再给予全歼的心思。
这次中央军很难得的上下一心,君臣相谐。
而在会昌县的那个旅旅长接到顾祝同发来的敌情通报和命令他马上撤出会昌县城,返身回到瑞金的电报后,一边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一边破口大骂。
因为他这个旅今天下午才从瑞金过来,刚刚到达县城并安排了布防后躺下还不到两个小时,全身的疲劳还没有消散呢。
他们本来就是遵命强行军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查找那支消灭了萧致平部队又突然消失的红军部队。
现在这支部队出现了,却要他们马上转身撤退回去,这不是折腾人吗?哪有这种朝令夕改的指挥官?
可是,军令如山,加上私底下流传的这支红军战斗力超强,吃桂军一个师和中央军两个师就如吃黄豆似的,嘎嘣嘎嘣响,几下就咬碎了。
这个旅长再不愿意也只得将他的手下将领召集起来商量撤退的办法,毕竟撤退以避开敌人的命令总比迎上去与敌人死打的命令好得多,毕竟谁也不愿意死啊。
与这个旅长一样,他手下的参谋长、副旅长和团长们一个个也是骂骂咧咧,只是他们不敢指名道姓地骂蒋芥石、顾祝同,统统以狗屁长官来代替上面的人。
加上旅长也不想这么快就走,所以讨论了两个小时眼看天色快亮了才定下撤退的计划,才开始通知下面的部队。
要知道天亮前后人的睡意是最大的,更何况睡觉前跑了那么久的路,都快累倒了,现在喊他们起来转身回去,谁不肝火大盛?谁不破口大骂,又谁不拖拖拉拉想多睡一会?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该最先出发的部队因为没有睡足而迟迟没有动身,拖拖拉拉的,还在磨磨蹭蹭骂骂咧咧。
而那些按照命令及时出发的部队早就动身,特别是那些正在布防的部队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就撤了岗哨开始打点行装了——谁傻着去做无用功?早点走早点轻松。
按时出发的部队官兵恶声催促那些没有按时出发的官兵赶快行动,别挡了他们的路;而没有按时出发的部队官兵却骂动作快的部队官兵是胆小鬼,怪他们抢占了他们的道路……
加上天色还没有亮,整个县城乱成了一团。
县城里那些消息灵通的政府官员、富户也急急忙忙地出城逃避,庞大的人流很快就挤入了混乱的军队中,导致队伍还没有出发就开始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
就在此时,县城西边突然响起了枪声,有人大喊:“红军杀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