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上午九点半,前出化装侦查人员发现,敌搜索队已经沿着乌江和与乌江相对的山峰向文家店镇方向搜索前进。
十一点,侦察人员又报告,敌搜索队离文家店镇红军埋伏的地方不到三公里。
在文家店镇坐镇的郭拙诚心里有点担心自己的手下会不会藏好,会不会因为自己手里有了强大的武器装备而变得骄傲,变得大意,如果藏的不好被敌人发现,那么很可能就把胡宗南给惊跑了。
毛泽覃脸色也很凝重,在他看来老红军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那些从中央军、桂军俘虏转化过来的红军就未必了,他们未必就忍耐得住。
不得不说郭拙诚、毛泽覃等人还是低估了手下的官兵,低估了他们的士气和取得胜利的决心。
直属纵队——前身为特别行动队——自成立以来就连战连捷,官兵的士气早就高涨,但之前的每次战斗很多时候他们都成了炮兵的配合者,都成了打酱油的,心里早就下了决心要好好表现一番,从上到下都希望通过打败中央军的第一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即使不要炮兵帮忙一样可以打得中央军满地找牙。
部队最能提振士气的就是胜仗,无论这些士兵原来来自哪里,只要连续打胜仗,连续有缴获,官兵们归心就非常快,整支部队早就拧成了一股绳。
更何况这支部队除了不断打胜仗,除了武器装备好,更有其他部队所不能比拟的是吃的好,待遇好,每次参战郭拙诚就不顾其他人的反对给官兵都发奖励,都是明晃晃的银元发下去,让每一个士兵几乎都成了小富翁,有战功的士兵有的有了近五十枚银元,一个个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都希望能在这支部队多呆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银元并不是都揣在各自的口袋里,它们都存放在直属纵队的“银行”
里,每人都只需要一本郭拙诚动1992年那个时空运来的临时存折就行,随时可以从后勤大队支取,也可以邮寄回家。
只是因为现在是战乱时期,自己所在的部队又是政府眼里的叛军,没有人敢真的把银元邮寄走,只能暂时放着。
郭拙诚还告诉他们,他们存放的银元还有利息,这让他们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如果说他们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最相信谁,除了他们的父母,那就只剩下郭拙诚了。
郭拙诚之所以这么做,之所以打破红军不发“大额”
津贴、奖励的老规矩,是因为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官兵的生活,提高官兵的归属感,也提高军人的自豪感。
他这样做的办法一旦在全军普及,将来官兵复原回到地方,就能活跃国内民间的商贸交易,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军队的同时,更能提前培养人们的现代金融理念。
现在直属纵队的官兵们都藏得好好的,一动也不动,为了防止被敌搜索队发现,他们宁愿多跑路,藏到了树林的深处,只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藏了少数善于伪装的士兵,这些士兵普遍受过特战队的培训,虽然是从特战队刷下来的,但相对普通战士而言,他们的潜伏技能却比其他士兵强得多。
敌人终于出现了,二十多个人,一个排级单位的样子,有一个军官带队。
敌人走的很小心,走一段都要停下来,举起望远镜观察山头周围和山下公路上、镇子里的动静。
在出发前,他们的指挥官就千叮嘱万叮嘱,要他们一定要小心又小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没问题,再发信号。
所以一路行来,他们都非常认真,宁可走慢一点,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小心谨慎不仅仅是中央军第一师的优良传统,没有这种谨慎他们也成不了第一师,更主要的是这些官兵发现情况有点怪异,让他们不得不谨慎:
按照胡宗南等军官的估计,从昨天傍晚开始就应该有溃兵过来,最迟也应该今天早晨有溃兵出现,可是他们愣是没有看到一个溃兵。
什么时候溃兵这么有纪律了,怎么他们不朝这个方向逃跑?难道前面有人在代替他们收容?可根据军情通报,前面没有什么部队啊,最多也就是一些零散的民团而已。
这些溃兵不敢打红军,可也不至于弱小到向拿着梭标、大刀的民团缴械的吧?
敌搜索队自然什么也没有发现,站在离文家店镇大约三公里的一座山头上,敌侦察队的队长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镇子。
镇子里很正常,望远镜里看到的店铺都开着门做着生意,老百姓和小贩们在街上很自然地走着,几家饭馆的烟囱冒着一缕缕青烟。
乌江码头上停着几艘木船,有人在装货有人卸货,几条小渔船划向远处。
有几个小孩围着一个堆木头跑着跳着,几个年轻的媳妇正在河水里漂洗着衣服……
一切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