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尤其是丧事,人活一世有时候婚事都能马虎,但丧事是绝不能将就的。
不是要下凡吗不是要他留恋红尘俗世吗,去宗人府吧,什么乱七八糟狗屁倒灶的事都能见识。
见得多了自然就脱俗不起来了。
再说十二去了宗人府,富察氏再想谋划什么也就有限了。
宗室的事外人可不敢插手,别看你马齐权倾朝野,真要有那闲散宗室为了家里琐事告状去了宗人府,你看他马齐敢管敢问吗。
胤俄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说了,听得一旁伺候的梁九功都龇着牙,康熙更是欲言又止好几回,才点头答应下来。
也不是说胤俄这个主意不好,就是一想到十二那佛子一样的人物,天天去给人张罗成亲丧葬,那场面想想都辣眼睛。
第98章第98章四爷是天气还没正式……
四爷是天气还没正式热起来的时候出京的,等到他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九月下旬了。
他这一去,把黄河沿岸能走的地方都给走了大半,见识了风土人情也看过了民间疾苦。
四爷原以为自己知道老百姓苦,就像是京城外边那些衣裳补丁叠着补丁,脚上一年四季一双草鞋的老百姓,能在农闲的时候得着一份清理永定河河道的饭辙,都恨不得感恩戴德。
但出了京城沉下心去看了,才知道京郊那地界到底挨着京城,被盘剥被克扣得再狠也多少有个度,还能活下去就已经是好些人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皇上这几年心思大多放在怎么处理党争和太子与直郡王之上,这本没什么不对。
可底下那些官员臣子都是脖子上必须时时刻刻拴着绳才能警醒的,只要一个不留心他们就要生小心思。
这跟是忠还是奸关系都不是很大,这只不过是人性罢了。
四爷一路查了不少贪官污吏,也抄了不少家。
抄家的人都是兆海从离得最近的绿营里调过去的,那些兵卒哪里见过那般泼天的富贵,有些人家抄到后半程,抄家的都累得拿不动金银了,那库房里密道里还剩布置多少没搬完。
一群大老爷们,又不像一直在京城禁军和统领衙门里当差的人那般嘴紧,看着那成山成海的银子眼睛都直发涨。
抄完家分了该得的好处,转过头岂有不对外传的道理。
抄来的银子四爷没有全部带回京城,当地有什么灾情便就地赈灾,正好这位爷在还能少过几道手,不说做到人人公平,但施粥总要比以往稠一些。
要是天地保佑当地没灾没祸,便留一批给当地育婴堂和上了年纪又无人奉养的孤寡老人。
做这些事情四爷自然用的都是万岁爷的名义,甚至还专门派了麾下的门客沿途造势,把称颂歌谣传播出去。
情绪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调动起来的,这一路老百姓谁不对康熙感恩戴德,连同各地学子都纷纷写文作诗,‘情到深处’痛哭流涕都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那些被抄了家的贪官可就成了过街老鼠了。
人人都觉得皇上是好的,是心里有老百姓的,只不过是底下的官员不作为没了良心。
两种激烈的情绪对比下,四贝勒的名声倒是被尽可能地掩盖过去,钦差嘛那就是钦差,皇子?都是皇上的儿子,想来差不到哪里去,到底是皇上的第几个儿子就少有老百姓多问了。
四爷这次行事也不像在京城那般狠辣,不管是查贪官还是抄家都是点到即止,除了两处地界实在是由上至下烂到根子里去,才不得不杀了个人头滚滚。
其余地方除了最主要最要紧的几人,四爷一概没动。
就算是抄了家下了狱的也几乎暂且留了性命,等风头最劲的那几天过了,再悄无声息送回京城。
就这么着,等到四爷裹着风雪再回京城的时候,跟出京前那个在户部说一不二铁面无情的四贝勒,就明显很不一样了。
康熙看着跪在下边的儿子,他知道这一趟放他出去是对的。
以前的老四不缺城府不缺能力,唯独做什么都缺了那一点儿迂回婉转。
现在却像是一把收进刀鞘的尖刀,内敛却更加锋利。
有时候圆滑不是错,一往无前铁面无私也不一定就全对。
这个道理康熙自知光靠自己说给四爷这么个犟种是肯定没用的,就只能把人撒出去,让他自己去碰个头破血流,自然就学会了。
四爷刚出门那半个月是真的起了走一路杀一路的心,旁人不知他出京前一晚上康熙派人送了尚方宝剑去四贝勒府。
好家伙,拿了尚方宝剑的四爷出城的时候,脑子里都自带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背景声。
可等到他发现,底下那些官员滑不留手又胆大包天,即便是拿尚方宝剑也杀不动之后,这才放下心里那点子孤高。
学会了怎么跟他们虚与委蛇,怎么抓大的放小的,怎么抓了耗子别伤了油瓶。
毕竟地方不比京城,京城的官员大部分务虚,可底下的父母官大多数都得务实管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