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朱知府反对改稻为桑别无他因,是因为杭州在改时,当年就出现了较大的粮食缺口,周遭几县,直至苏州都相帮,才度过难关。
这一点,在岳凌看沈家的账目上,也有体现。
作为江南产粮的两大基地,杭州和苏州若是都改稻为桑,那岂不是就要酿成了《千里饿殍图》的景象。
改稻为桑,不是不能改,但是要循序渐进的改。
可在杭州,一改便是大批的富户进驻,用银两收购百姓的土地,来进行改稻为桑,产蚕丝。
土地兼并可不是好事,但是商人和官府,为了利益可以枉顾百姓的死活,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官员眼里,政绩是第一位,不管有多大的牺牲,人死了多少,他改稻为桑国策推行的成功,便能升官,至于民生之事,是下一任官员来了需要操心的事。
在商人眼中,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便没有什么不能为之事。
如此,两方往往能达成坚固的同盟。
苏州徐家,是本地第一大富户,可堪称世族,曾与甄家一般接驾于苏州,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眼见着杭州改稻为桑,赚得盆满钵满,他作为苏州的第一获益人,也没有不想改的道理。
从岳凌的猜测来看,徐家和官府伪造账目,来陷害阻碍改稻为桑的朱知府,是极有可能生的事。
甚至,那笔从朱知府账目扣下的现银,或许就是官府为徐家提供的启动资金。
这样说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停了笔,岳凌将自己想法都落在了纸上,并传递给妙玉和邢岫烟。
“看看,是不是还有纰漏?”
妙玉二人小心的接了过来,坐在一处通读。
在岳凌笔下,描绘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案件。
整个江浙官场的推波助澜,将朱知府逐渐推入了深坑,万劫不复。
妙玉看得又红了眼眶,“依我看,和侯爷推断的应当相差的不多了。
只是如今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他谁有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