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开。”
在经历了人生百年,拼搏过,也绚烂过后,这次,他真的要说再见了。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很好看,金庸去世,各种怀念纷至杳来,但你要说文学价值的就不好吹了,老孟一直觉得,体现金庸小说文学价值最高的表现,是入选高中教科书。
更多的文学价值怕是没有了;
不然还想入选中小学必读书目?还想和老舍鲁迅巴金沈从文比?还想和四大名著比?还想得诺贝尔文学奖?
所有人都知道的是,金庸先生是没有作品得到过奖的,他得到的奖都是成就奖荣誉奖一类,所以金庸的作品好看却没有太高的文学价值;金庸这个人,首先是誉满天下。
我们都知道,对金庸的赞誉非常多。
首先应该公认的是,金庸是武侠小说大师,这个称谓恐怕没有什么争论,反对金庸的人也会承认他是武侠小说大师,写武侠小说写得最好。
在“武侠迷”
里有一部分人不认同金庸写得最好,那他也得认同金庸是武侠小说大师,只不过不是排行第一而已。
有的人认为古龙写得最好。
有一些学者认为金庸不仅是武侠小说大师,应该把“武侠”
二字去掉,金庸就是小说大师。
跟鲁迅、巴金、茅盾、老舍这些人比,他也是小说大师;跟托尔斯泰、莫泊桑、狄更斯这些人比,他还是小说大师。
这是第二种,对金庸的超越武侠的赞誉。
严家炎先生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概括,他说“金庸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这句话对金庸的评价是非常非常高的,因为文学史上、学术史上之前从来没有对一个作家用过这样的。
我们都不能说鲁迅一个人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
严家炎先生还有很多论述,有这样一句话“他的作品可以说填平了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沟壑,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严先生说话很平淡,但是字字都不落空,雅俗共赏是很多专家学者共同的目标,但是做到、做不到差别就大了,严老师认为金庸真正做到了“填平沟壑”
。
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一个男人。
首先单就论人品,就很难说清,很难对他下定义。
一方面,从他小时候写的作文里,就可以窥见他骨子里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
他自己本身性格极坚强,智商情商极高,无论是聪明才智,
还是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他在内心深处是看不起弱者的。
他自己少年时,就可以靠出版“报考指南”
这类的书籍养活自己乃至于资助妹妹。
一分钱不带就敢孤身跑到香港发展,赚下那么大一笔家业。
他一辈子都是生活的强者。
但从他对待他前妻,对待他公司退休工人,对一些小人物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是信奉尼采那一套的。
总之,如果说他是一个人品多么好的人,不相信的人肯定不少。
他骨子里根本就没把世俗的“道德”
当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