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而?且,这些百货、供销系统的同志非常的热心,听说他们厂子?缺少原材料,纷纷表示可以提供渠道和人脉,帮他们争取布料指标,只要他们生产的产品能定向供应给他们的百货大楼和供销社就行。
沈茉儿一听,这生意好像可以做,于是也?就趁着暑假开始着手搬迁扩张事宜了。
只是合适的地方确实很难找,这时候不像九十年代,大片国营工厂倒闭,找旧厂房旧机器相对比较容易,这时候国营工厂正欣欣向荣,谁家的厂房自己?都得用。
沈茉儿只能到处托人,最后?还是经济系的老师帮她?打听到一个?地方。
某街道工厂,原先是做帽子?的,因?为款式比较保守质量也?很一般,不太卖得出去,这两年厂里效益每况愈下。
今年年初终于做不下去,厂里把库存的帽子?给工人分了抵工资,然后?厂子?就直接倒闭了。
这年月,国营工厂是不可能倒闭的,但是社办企业、街道工厂这样?的“小集体工业”
还是很容易倒闭的。
这个?厂子?原先就是做帽子?的,车间里还留了几十台缝纫机,华彩制衣厂接手以后?,甚至都不用另外再去采购缝纫机。
关键是离得也?不算很远,坐个?公交车,几站路就到了。
沈茉儿之前也?看?过城郊的几家社办企业厂房,或者是城郊村子?里的库房,都太远了,公交车过去最少的都要一个?多小时,时间成本实在?太高。
本来她?还想着要实在?找不到附近的,就凑合在?这几个?里面选一个?。
没想到最后?还是找着了个?各方面都比较合适的。
一边是街道工厂,一边是社办企业,双方都是集体小工业性?质,倒是比跟国营工厂打交道简单多了。
街道这边也?不能直接就把集体所有的资产给卖了,跟华彩制衣厂签的是租赁合同,在?柳吟霜的强烈要求下,这份合同一下子?签了二十年。
街道这边是无所谓的,合同时间签得长,他们之后?能少很多麻烦。
他们还怕华彩制衣厂反悔呢,毕竟他们也?搞过不少“小集体工业”
,老实说,前前后?后?真是倒掉了不少,这华彩制衣厂能不能干满二十年还真是不好说……多半是不能的。
街道的同志默默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厂房租好后?,陆陆续续花了几天时间,华彩制衣厂就从那个?大杂院里搬出来了。
而?同时,沈茉儿这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招工。
依然有一部分是从柳桥公社招的,这件事她?干脆委托给了陵江市绣衣厂。
反正绣衣厂拥有非常丰富的临时招工经验,毕竟当初每一次他们参加完广交会,绣衣厂斗势必要招工扩大生产。
首都这边除了柳
吟霜、柏俊文、赵正辉仨,沈茉儿特聘了两位学校的老师和同班的两名同学来当面试官。
当然,经济系的师生主要负责行政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女工的招聘沈茉儿自己?,还有柳吟霜和柏俊文都很有经验。
招聘工作开展到一半,他们又多了两个?小助手:周招娣和陈宇。
哦,对了,周招娣在?高考之前改了名字,她?现在?叫周文华。
她?的人生不是为了扶持弟弟,她?的人生应该是努力读书为华国崛起而?奋斗。
这是她?对自己?名字的释义。
周文华这名字倒是不错,只是沈茉儿第一回听见的时候总觉得,她?俩的名字摆在?一起,感觉周文华更像老师,她?反而?像是学生。
总之周文华和陈宇高考完在?家里等到录取通知书后?,就背起行囊结伴来了首都。
他们都考上了首都美术学院。
这不就正好送人头?来打杂了嘛。
第145章第145章二更
华彩制衣厂出乎沈茉儿意料地发展了起来。
尤其是到了七八年年底,国家正式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各方面政策进一步宽松,制衣厂的发展更加如火如荼。
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制衣厂的业务量更加扩大,沈茉儿每天的工作也越发的繁多?,于是她干脆辞掉了班长的职务,在学校里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少了。
这时候系里几乎都知道了,她在首都白手起家建了一家社办企业。
说是社办企业,但人家厂子出来的服装,几乎款款火爆,除了规模比不上几个大制衣厂,工厂效益那是远远超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