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180190(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京城有御猫展昭,还有几十万禁军护卫,江湖人不敢造次,登州那边有锦毛鼠白玉堂坐镇同样没有江湖人敢闹事,别的地方没有正道侠士守着也能这麽太平吗?

别弄到最後皇城司的探子不光要打探官情民事还要分出精力去管那些江湖人,真要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招揽。

王安石在地方时经常下乡走访没少和农人劳工打交道,只是对江湖的了解不够多。

他对江湖人的印象除了欺软怕硬还是欺软怕硬,想事情的时候下意识就带上了偏见,正好开封府衙门就在隔壁,不如直接去问包大人和展护卫。

苏洵对老王的想法没意见,对他儿子开朝廷之先河招揽江湖人当探子更没意见,但是还有一点不明白,“介甫,皇城司派探子去地方,条例司的相度利害官怎麽办?”

条例司已经有官员负责查访新政在民间的推行情况,若是再派皇城司的探子去地方,让条例司原本负责这些事情的官员如何自处?

这算什麽?不信任他们?

王安石沉默了一会儿,表情不太好看,“条例司八个检详文字官走了四个,你觉得相度利害官能好哪儿去?”

程颢、刘彜那几个家夥回京後明确表示不支持继续推行新法,在苏子由开了个主动请辞的头之後也都跟着请命调去其他衙门,一个个的都有主见,他管得住哪个?

苏洵:……

那也不是他们家子由的错。

老苏在心里嘀咕,嘴上也没闲着,“景哥儿信上说的没错,青苗法的目的是救济百姓,但是对那些根本拿不出利钱的百姓来说几成利息都没有区别,不管利息多少他们都负担不起,找官府借钱官府不一定愿意借,最後依旧只能借那些富户的钱。”

不是说朝廷就该无偿借钱给百姓,而是对那一部分百姓来说,朝廷的确不该收息。

王安石无声叹气,“条例司在推行青苗法上制定了那麽多细则尚且一团糟,你觉得地方官会老老实实的只收富户的利?”

最大的可能是利息依旧是贫民出,不收利的那部分钱被地方官自己把持。

苏洵想说大宋官员的整体水平还没差劲到那种程度,可是回头看看之前半年的情况,还真他娘的能差劲到那种地步。

算了算了,去开封府问问江湖人的情况,地方官的人品靠不住,只能在监察上下功夫了。

俩爹风风火火出门,留下仨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他们接下来要干什麽?继续吃烤番薯?

三个人看看整洁的书房,果断换个地方聊天。

苏轼本来被贬为杭州通判,没想到任命书刚下来就又被官家收了回去,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所幸大苏心态好,在哪儿当官都是当。

苏辙年後就要离开京城前往洛阳,条例司的政务交接完毕後没什麽要忙,已经在家闲了好几天。

兄弟俩在家不想提糟心事,想着王小雱明年秋闱要下场于是开始问功课。

他们俩都是过来人,还是近两届的过来人,王相公要改科举也改不到下一届,所以王小雱有什麽事情不懂问他们比问王相公更合适。

王雱深吸一口气,要不还是继续说登州的情况吧,朝堂也可以,只要不提功课说什麽都行。

倒不是说他的功课不好,而是最近帮他爹编《毛诗义》编的他看见书就头疼。

苏轼眨眨眼,“《毛诗义》?相公真的要改官学用书?”

王雱点头,“书已经编的差不多了,即便明年不改,後年也是要改的。”

他爹亲自编写《周官新义》,《毛诗义》《尚书义》是他和吕惠卿来编,读书重在经世致用,空谈诗文无甚用处,文言论策才是取士之重。

大苏小苏对这事儿倒是没有太大意见,主要是有意见也没用,王相公新教材都快编好了,除了官家没人能叫停。

就是这麽一来,王小雱明年秋闱下场压力可就大了。

这倒霉孩子,唉,王相公也真是,好歹等儿子考中进士再让他插手这事儿。

条例司的属官又不是全都不支持新政,虽然反对的声音大,但是总体来看支持的也不少,吕惠卿曾布等人的学识都很出衆,何必这时候就让王小雱掺和进来?

王雱跟着叹气,好在他觉得他应该不会给他爹丢脸,提前掺和就提前吧。

就像他们家景哥,没开始当官就先帮着开封府破案。

差不多差不多,明年秋天再紧张也来得及。

回归正题,他们的爹去隔壁开封府衙门该不会真的要和包大人请教怎麽便宜行事当堂砍人吧?

大苏若有所思,“有可能。”

小苏拿胳膊肘杵了他一下,“二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一剑独尊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我靠读书成圣人绝色魔妃倾天下战耀星空穿成修N代四合院:香江首富从路边摊开始神兽召唤师我的蛮荒部落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炮灰攻略无上剑圣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无敌召唤之最强人皇会穿越的外交官蚀骨承欢:老公,别强来民国之铁血少帅地球征服万界太古神墓异界最强赘婿末世死亡古武系统派我来抗战超级吞噬系统我家老婆可能是圣女星河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