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城外码头离陈留、陈桥镇更近,能直接从大量的农户手里买到不少便宜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做的团膳专供纤夫营、包夫,运营起来的方式又和沈渺有些不同。
外城搭棚子的有些像后世的自助快餐店,农户供应什么蔬菜,今儿棚子便做什么菜,而且大多以素菜配馍馍为主,不能点菜,但量大管饱和便宜。
而且他们全天供应,据说是好几个厨子拖家带口合营的,轮流掌勺,即便深夜也亮着炉灶不休息。
刘豆蔻还特意跑去买过两份来吃,味道倒是不差,而且卖得极为便宜,一份三个素菜的热饭菜才十二文,若是只打一样菜夹热馍馍吃,甚至可以只要七文钱。
听闻这生意极为火爆,连管理纤夫营的都纲偶尔都去光顾。
豆蔻用力咬着从外城买来的馍馍,气不过道:“这是沈家阿姊想出来的点子,结果却被他们拿去挣银钱。”
沈渺笑道:“他们做得也不一样啊,没事的。”
她心里倒没有不舒服,反倒感叹,真是不能小看大宋商贩推陈出新的能力啊,这里不愧是以商业闻名的朝代。
汴京城其实各行各业竞争都不小,尤其是内城,街市上鳞次栉比全是商铺,卖什么的都有。
沈渺团膳能做得起来便是找准了定位,外城这些开这种棚子团膳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康记。
这几日出门买菜时,有时路过康记的铺子,她也会驻足停下来看一看。
那铺子门板上还贴着招租的红纸,看来还没租出去。
沈渺仰起头看得入神,康记的铺子虽说有点旧,但是占地广,比她两个铺子合起来都要大,而且还是两层楼。
铺子背后便临着汴河,二楼有违章搭建出来的露台,能站在上头眺望江景。
这样好地段的铺子租起来一定价格不菲。
若是沈渺,这么大的铺子便绝不会做什么亲民的汤饼生意。
其实当初康掌柜就应当下血本把这铺子装修得华丽一些,定位不敢比樊楼,也该比汴京城中的那“七十二家正店”
吧?
不过也可能是康掌柜没能取得正店招牌的原因。
这东西不太好弄。
宋朝是榷酒制度,只有出钱买了官府酒曲的“正店”
才能酿酒售卖。
其他农户、百姓、官宦和宗室人家酿的酒不可出售只能自饮。
譬如顾家的小酒坊便挂着已斑驳的“正店”
牌子,这是他们家祖传下来最值钱的东西——说明他们家原本也是经过官府许可能酿酒的正店酒户。
之前沈渺便听李婶娘说过,顾家以前是巷子里最富有的人家,铺子都有三四间,城郊还有一大片田地。
但是顾家祖父脑壳昏了,偏疼烂赌的小儿子,也就是顾屠苏的小叔。
家业被败光了不说,顾小叔被赌坊逼债而死,后来顾祖父自己也叫气死了。
顾叔父接过酒坊时,只剩了如今这一间小铺子、一缸子酒曲和一屁股债。
顾家现在都还紧巴巴地守着这小铺子,也不知债还完了没有。
总之,沈渺先前便觉着康记的经营定位好似有点不合理。
卖汤饼真需要用这么大铺子吗?包括后来康记学着弄团膳也是,有点稀里糊涂就赶鸭子上架似的。
不过现今人家都不开了,沈渺心里再多主意也算马后炮了。
“嗳?这不是沈娘子吗?”
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呼唤声。
沈渺一回头,就看到了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走路丁零当啷响的药罗葛。
他笑眯眯地迎上来:“沈娘子想进去看看吗?我正好带了房主交托的钥匙呢。”
沈渺直摆手:“不了不了,我可租不起。”
“一个月也就三十贯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