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随着他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出阵来,紧紧跟在他身后的,更年轻一些的男人,也分毫不让,拼死挡住了不断朝父亲砍来的刀剑,身上的铠甲已经插满了箭,却似乎一点也阻碍不了他杀敌的步伐。
身后的蒙古骑兵也如海潮般奔涌出来,一边杀一边冲,旷野之中唯有震天的声浪与席卷的沙尘,见证了他们的无畏。
“燕王冲出来了!
冲出来了!”
明洪武年间,有文臣看得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大叫了一声,“太好了!”
朱元璋面色却没有放松:“还不到时候,冲出来了,才是他们现在最难的时候。”
徐达也神色沉重地点头:“中军已经虚空,主帅都不在阵中了,燕军各部在没有了任何可以机动与支援的力量,而不知主帅去向,燕军各部的将领都必须要对燕王有些绝对的忠诚和信任啊!”
不然燕军可能还没等燕王绕背成功,误以为主帅临阵脱逃的话,很可能早早就崩溃了。
耿炳文小心翼翼道:“这便是燕军与其他军不同的地方吧?燕王极度信任手下将领,而他的将领也无条件信任着燕王。
这是何等的铁军啊?”
仙迹总说燕王的小r卡们,这个词汇他们不知道什么意思,到联系上下文应当不是褒义,恐怕就是能力不够出众的意思吧?
但正是这些小r卡们,他们如此信任燕王,不论是什么艰难情形都不曾后退,能做到与燕王共生死,这样难得的忠诚,又怎能说他们是“小r卡”
呢?
少年朱棣却在想,可能最简单的原因是……是不是日后的自己经常这样脱离中军出去绕背,所以麾下将士们都习惯了一回头,咦?我们老大呢?哦,又出去搞事情啦?那我们继续打我们的吧……
单纯就是习惯了?朱棣以自己对自己压根闲不住的了解,觉得这才是真实的原因。
明永乐年间,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永乐帝与朱高煦都在怔忪与回忆中,露出了一点怅然。
“爹,当年可真难啊!”
朱高煦猴到了朱棣下首的脚踏上,“不过嘛,这仙迹找来演我的人,倒和我有几分相像,嘿嘿。”
“哪里像?人家长得比你好看得多。”
永乐帝瞥他一眼,想抬脚把傻儿子揣走,但或许想到了当年与儿子并肩而战的事儿,于是又默默放下了脚。
朱高煦大受打击,指着自己:“儿子丑吗?儿子哪里丑了!
!
儿子总比大哥生得英武吧?”
在边上一言不发的朱高炽顿时气得“嘿”
了一声:“老二,你怎么说话呢?”
【燕王殿下带着儿子去完成这个奇迹般几乎无法完成的艰难任务了,他出发的时候可能根本没有机会通知其他的燕军,但不论是张玉朱能还是李彬薛禄等人,他们都默契地继续坚守抵抗,血战到底。
现在,朱棣与朱高煦已经悄然来到了李景隆的后军。
他要冲击李景隆如此坚实披着重甲的后军阵地了吗?要知道,明朝的军队为什么会被称为当时全球最强的军队呢?因为朱元璋这个人带出来的明军,坚实到已经有了我们现代军队的风格。
当主将阵亡,副将顶上,副将阵亡,旗下小兵顶上!
这样的坚兵,历朝历代,唯有明初的重甲兵可以做到。
朱棣如果以骑兵硬冲,他的骑兵很难发挥作用,他会这么做吗?
嘿,他可是朱棣啊!
一个跟鞑子打了二十多年,且多半战场都是气候严酷多变的高原或是草原上辗转的朱棣,在靖难之前,他几乎每天都要上演荒野求生真人秀。
这样的人,怎么会傻傻地直接冲阵呢。
他比谁都了解他爹养出来的铁军。
朱棣深远绕背二十公里到李景隆的后军时,每个骑兵身上都带着引火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