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什么吃掉,都是一样的。”
当他一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声音,仔细一看,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
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
情绪平静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
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杈休息,他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
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
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
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
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
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地逃走了。
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
由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情景是死亡,必然要走向的也是死亡,惟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觉,只有存着这样单纯的心……少欲望、多一点赤子之心。
哲学箴言:海德格尔说:“惟有把自己的死带入自身,人才有可能有真正的价值生活。”
幸福是一颗梦想的种子,需要用生命的热情去灌溉,幸福不是靠别人给的,而是要认真抓住。
向死而在
对死亡的描述与研究,最深入的莫过于现代著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了。
在海德格尔那,死亡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是使此在?穴人?雪从非本真状态回归本真状态的关键。
死亡是最本己的、确知而不确定的、无所关联的、超不过的可能性。
死亡的本己性,是指死亡是个人独有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替代。
死亡是可能性。
人一出生,一切未成定局,有一点就确定了:人必有一死。
所以,死亡是最确定的可能性——只要人还活着,死就有可能性。
但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同于任何可能性。
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转化为现实性的,这个过程是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实性越来越大的过程,最后就是可能性没有了,现实性出现了。
死亡却不是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死亡这一可能性是不能实现的,一旦实现,一切就都变成不可能了。
所以,死亡是可能性而且始终是可能性。
海德格尔用两个词组区别两种死亡观。
一是“Zu-Ende-sein”
?穴存在到头?雪,一是“SeinzumEnde”
?穴向终结存在?雪。
“存在到头”
是传统的死亡观,把死亡看作是只有到临终才会遭遇的东西,这是逃避死亡的方式。
“向终结存在”
则把死亡内植于生存之中,始终悬临于此向死而在就是向终结存在,归根结底乃是向可能性而在,此在?穴人?雪就是在向终结存在中领悟到自己的可能性的。
人如何摆脱人在世时非本真的沉沦,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向死而在。
直面死亡,直面可能性,也是直面虚无,从而将自身嵌入“无”
中凸现自己的存在,领悟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不得不在,而且不得不能在。
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在”
的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