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但经济下行时期是没有铁饭碗的,他们当时合作的最大一家智能家居卖场突然倒闭,老板逃到国外,百万货款直接蒸发。
高典个人就垫了三十多万,这笔钱还是他爸妈抵押了老宅贷款贷来的,银行电话一个接一个地催,如果下个月再还不上,可能就要拿小画城的房子去法拍,那时他爷爷已经去世,奶奶还健在。
她可能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为什么突然就不让她住了。
奶奶也不会反抗,循规蹈矩一辈子,不明白的事情太多。
脚被裹过,后来叫她站起来走,她也能走。
她们跟不上社会步伐,却也能承受世界的骤然巨变,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成为那些沉默的石头。
于是就在这个最走投无路的档口,他试着联系了人在芝加哥的俞津杨,那时他知道四一哥生意也不如从前了。
他当时其实也没想问俞津杨借钱,只是想问问他这几年过得怎么样,他只是很想念在丰潭的日子??
那时候被梁梅和朱小亮耳提面命地拎着学习和考试,盼着快快长大,快快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没想到人在幸福的时候感觉不到幸福,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惊觉,我曾有过幸福的日子。
高典也没想到那个电话能打通,俞津杨出国还带了初中那张电话卡,除了在地下舞团打黑工最艰苦的那几年没能保持开机之外,后来他应试进了芝加哥某个著名机械表品牌的总部,就定时往里面充话费。
那天他刚和北美市场最大的机芯板材供应商吃完晚餐,其实不太愉快,在纯英文的交流环境中气氛都一度僵持,这种企业的老外一般不会轻易翻脸。
但因为对方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他们看不上中国市场,拒绝为中国开放与欧洲市场同等级别的特级机芯板材和定制化服务。
总部的Eric一直坚持要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开启品牌定制化服务,但因为核心机芯的问题,导致这个项目一直在集团的审议会上屡屡被驳回??
俞津杨那段时间一直和Eric在集团高层逐个击破拉评委组的票,天天加班到深夜,Eric甚至玩笑说:“Ken,你要是愿意牺牲一下,至少下周的审议席上我们可以多三票,毕竟里头有三位女士都公开追过你。”
当然他们差得又何止这三票。
也是那天,俞津杨刚回到公寓,还没来得及脱衬衫,就接到了高典的电话,把领带随手一拆,人靠在开放式厨房的岛台上,灶台的火漫不经心地开了又关,一锅鱼汤热了又热,就这么和这位儿时的发小聊了近一个小时。
这一小时的通话内容,两人几乎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另外两个名字。
高典是不好意思提,觉得自己现在有点丢脸。
而俞津杨,是那时才明白,成年人在没有了某些关系维系,想要光明正大地提及对方的名字,都需要找个不被人想入非非的理由,而那一个小时,他没有找到,因为高典一直在支支吾吾,言不对路地东拉西扯。
等俞津杨回过味来,他反倒没有多年未见的生疏和陌生,直截了当地关了火,温声而又平静地问他:“高典,你是不是遇到事了?”
高典这才和盘托出,期期艾艾地一通诉苦:“喵,你都想不到我有多倒霉,反正做什么亏什么,担心什么来什么,现在那个商场的老板也跑了,债也要不回来,我奶的房子可能保不住……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你找律师了吗?”
俞津杨当时只说。
高典愣了下,“找律师也没用啊,这钱是肯定要不回来了。
而且我现在饭都快吃不上了,哪来的钱找律师,律师费很贵的吧?”
俞津杨很快给他发了个号码,说:“这是我大学法学系的朋友,你先找他发个函,至少先备案,虽然不一定能追回来,但你得有这个,不然以后就算警方找到这个老板,属于你的那部分也可能因为过了时效追不回来。
这点钱不要省,剩下的你告诉我,你还差多少?”
也是那时,他才意识到,俞津杨这个人有多可靠,学生时代给他们补课、复习、整理错题集,这些事看似微不足道,他做得毫无怨言,日复一日,哪怕和李映桥绝交时期,错题本也一题没漏。
其实在当初高典他们看来,俞津杨好像就是天生喜欢做这些,天生学习的料。
后来高典在深圳经历了职场各种PUA才明白,告诉自己俞津杨喜欢学习,只是为了减轻自己偷懒的负罪感而已。
当天晚上,他的银行账户上就多出一笔钱,看着那个数目,高典知道他肯定把自己这几年工作攒的钱一分不留都给他了,就为了保住他奶奶的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