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第56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破题论述。

余柏林扫一眼这两道题,心中立刻就有了腹稿。

拥有现代的知识积淀,对于写策问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占便宜的事。

田地赋税和教化是华夏传承几千年中,一直看重的两条线,其历史上总会有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在后世也会经常研究,以史为鉴。

虽然历史进程不同,但历史走向都是类似的。

这个时代的政策和余柏林所学历史也多有类同。

因此,这些政策的起因、经过、结果,施行过程中的阻挠、缺陷等等,余柏林都了然于心。

而后世学者评论过去政策,也都会讨论“假如我在那个时代,该怎么做”

,所以要提出建议,也十分容易。

比如土地政策推行原因,不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无地生计堪忧,豪门大置田地还不用缴税。

导致社会矛盾激烈税收减少。

再加上税目繁重农民压力大,官吏可操作的地方也多。

本来土地兼并就活不下去了,再这么剥削,各地就该此起彼伏的揭竿起义了。

重新丈量土地,统一税制,改粮为银,本就是大势所趋。

余柏林稍稍打好腹稿之后,以后世方法先在草稿纸上写上大纲,然后修改几分之后,提笔洋洋洒洒,一千字片刻即就。

余柏林写了这么久的圣贤文章,今天终于直抒胸臆言之有物一回,心中热血澎湃,文思泉涌,似乎不经思考,笔墨自动便转化成了锦绣文章,如有天助。

到第二篇,就更容易了。

这两句话,在后世也讨论了无数回。

这句话,在最初断句时,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好似孔子赞同愚民政策似的。

其实纵观孔子言论,其实不然。

孔子生平,在当时便是“离经叛道”

之人。

周时,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教育局限在贵族之中,平民几乎难以入学。

这时候的教育,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平民连读书习字的机会都没有。

东周时期,各国实力割据,为培养人才,有才干的平民也可以入学。

孔子对扩大教育持极力支持的态度,他认为,教化民众能增强国家实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来说,非常超前,他认为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不仅言语支持,更是身践力行,推广私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各个国家,不但打破国家之分,甚至打破夷夏之分,学生更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

这在现在来看,都是很难想象的。

这样的一个明确表示要推行全民教育的人,怎么可能说出“不能让民众知道”

的话?

完全是前后矛盾。

余柏林写完孔子生平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诡纹亿万老公宠妻无度神秘之旅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开局截胡五虎上将聊斋之问道天涯将夜席爷每天都想官宣暗夜酒神此刻我复苏了华夏神明宠妻无度:你好,老公大人朕就是亡国之君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兰言之约从岁月道果开始成圣明末边军一小兵问鼎之谋局者剑卒过河我绑架了时间线神级天才离婚后,陆总他悔不当初我可以兑换悟性造化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