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因为要养活的人口实在是太多。
粮食供给这是社会稳定的首要前提。
自从国际上普遍开始使用化肥增产之后,国内就拿出宝贵的外汇大量进口化肥。
改革开放几年下来,虽然国内化肥产量增加了几倍,但对于全国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你们弄海货的人应该都听说过,”
陈老板压低了声音,“有几样东西进来过不过关卡都是无所谓的,也没人会查来龙去脉。”
他伸出了三个手指。
“就是机床、芯片和化肥。”
“当然你们弄海货的一般不会关注化肥,那东西进口是免税的,对于你们来说利润太低运费又高。”
“至于其余两项国外卡的死死的,有办法的人不多。”
张清明摸了摸下巴,他明白陈老板说的市场里缺的这些东西大概都是什么人要。
这些人做生意赚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其他的利益纠葛。
比如特种钢材、高强度水泥、进口零机械部件这些东西,拿到手里都是能让家里人出政绩的东西。
可化肥这东西......。
没有一定的数量,根本堆不出政绩来。
投入少了,地方上多收的那几斗米,上头还会以为是今年风水好。
投入多了......还是算了吧,没哪家有这个资本。
哪怕只是一个县的田地都是以万来计算的。
就算是有,也不会奢侈的投到最高一个县级干部的身上去。
而且国内出产的那点化肥和进口的份额,不知又多少人盯着,一家又能弄到多少?
面对张清明的疑问,陈老板露出一丝得意。
“恰恰相反!”
“虽然国内自产的化肥加上进口的都不够分,但上头那些人家一旦遇到化肥就会出手抢购。”
“原因就在于......。”
听完陈老板的解释,张清明是真的涨了知识。
江南和中原一带,几乎每个县都有农业示范基地,这里才是真正能出政绩的地方。
他们只需要保证农业示范基地里化肥供应就行。
一年下来,多则三十吨、少则十几吨化肥就够用。
至于为什么全县粮食产量上不去,那都是工业口化肥产量不足的锅。
而现在市面上少量流通的进口钾肥,全部一口价30元一袋,一袋一百斤,基本是见光被秒。
进口钾肥在供销社的终端售价是40元袋,国产的在20-30元袋不等。
为了说明这东西的紧缺,陈老板又说了两件事。
为了解决全国的糖荒,八零年的时候,国家出政策鼓励农民种甜菜和甘蔗,给出的最大优惠政策是:每上交一吨甘蔗或者甜菜,就奖励50斤化肥。
到现在全国糖类作物已经连续三年大丰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