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腾贵。
突厥侵扰,州县骚动。
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百姓流离失所。
太宗励精图治,到贞观三年(629年),经济恢复,关中丰收,百姓归乡,竟无一人逃荒流散。
贞观四年(630),唐并东突厥,唐北边威胁解除,沿边人民生活安定下来,被突厥掳掠的汉族人民大量返回中原。
自此时起,史称“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年年丰收,岁岁熟稔,物价便宜,斗米三四钱。
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取给于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这就是史家称誉的“贞观之治”
。
唐初,佛道之争非常激烈。
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表请求斥佛,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
,建议国家采取措施。
佛教界人士法琳则多方辩护,著《辩正论》回敬道教徒,佛道之争激烈化。
天下由乱到治。
在河南洛州缑氏有个名门望族,是汉代名臣陈寔之后。
这个望族,后魏、北齐,都有在朝中为官的。
到隋朝,这族后人陈慧看到天下政局不稳,辞官隐居潜心研究典籍,抚养儿女。
人们都称赞他有气节。
陈慧已有三个儿子。
600年某月某天,陈家老幼和主仆,都忙忙碌碌,阖府上下喜气洋洋。
原来陈慧夫人又要生产。
接生婆早已准备好。
陈慧在门外焦急地等待,来回踱步。
不久,房内传来弱弱的婴儿啼哭,接生婆高兴地呼:恭喜府君,夫人诞下小公子。
此时,瑞云降吉兆,天气含温和。
陈氏望门大族,根深老树又发茂盛幼芽。
这小公子正是将来的玄奘和尚。
玄奘,生卒年600年(或作602年)至664年,俗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年幼的时候,便人品出众,聪慧超群,八岁便通《孝经》,誉为神童。
陈祎二兄陈素,早年出家在东都净土寺,号长捷法师。
陈祎自小听二哥诵念佛经,十一岁时便自诵维摩经。
二哥大为惊奇,认定三弟是佛门中人。
十三岁时,陈祎便追随出家为僧的二哥踏入佛门,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玄奘。
十五岁时,与二兄住入净土寺,从此专门受业。
这天,净土寺景法师为众僧讲《涅磐经》,玄奘小小年纪打坐在蒲团上,听得认真又专注。
景法师讲完后,众僧懵懂,惟听一嫩稚声发起:
“法师,‘涅槃之道,空有不住’,这‘空有’作何解释?”
这是玄奘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