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轮到崔文远时,他上前一步,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引述了不少圣贤之言,辞藻华美,听起来颇为悦耳。
一些不明就里的官员微微点头。
但李隆基和李显等真正懂行的重臣,却都听出其言辞虽美,却多为空谈大道,于解决眼下边患、府库等实际难题少有涉及,不免觉得空泛。
终于,轮到了方羽。
他上前一步,从容行礼。
“臣方羽,参见陛下。”
“方爱卿,你有何见解?”
李隆基看着这位屡立奇功的年轻将领,眼中带着几分期待。
“回陛下,”
方羽声音沉稳,不疾不徐,“臣以为,安内方可攘外,强兵必先富国。”
他没有直接回答如何应对外敌,而是先从内部着手。
“欲富国,必先重农桑,兴水利。”
他随即详细阐述了改进耕作技术、推广高产作物、修建水利设施的具体方法,甚至提到了设立专门的农学机构,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
他所说的观点,诸如设立专门农学机构等细节,颇为新颖,非此世常见之论,听在新旧官员耳中,既感陌生又觉切中要害,暗忖此子见识确有独到之处。
“欲强兵,非只在士卒之勇,更在军制之良,后勤之固。”
他结合自己在榆林前线的经验,指出了当前府兵制的一些弊端,提出了改良募兵制、加强军屯、完善军功赏罚和抚恤制度的建议。
“至于攘外,臣以为,一味强硬或一味退让,皆非上策。
当恩威并施,区别对待。”
他具体分析了不同边患的特点,提出了或联合、或分化、或贸易、或征讨的不同策略,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方羽说话不尚辞藻,却句句实在,直指弊病根源,提出的法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听着便知是能办事的。
整个太极殿内,鸦雀无声。
李隆基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以往听到的对策,不是空谈仁义道德,就是照搬老黄历,方羽这番话却让他有拨云见日之感,思路顿时活泛起来。
李显抚须微笑,眼中满是赞赏。
他早已看出方羽非池中之物,今日一见,果然远超预期。
而站在另一侧的王德忠,脸色阴沉得能滴水。
崔文远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引以为傲的策论,在方羽这番话面前,竟显得如此空洞可笑。
方羽陈述完毕,退回原位,神色依旧平静。
李隆基沉默片刻,目光灼灼地看着方羽,似乎仍在回味其策论之精妙。
他微微颔首,道:“方爱卿所言,切中时弊,深得朕心。
治国需良策,亦需栋梁之才兼备文武。
朕欲观尔等胸襟气度与文采,便以‘天下长安’为题,各赋诗一首,如何?”
这既是考校文采,也是在看方羽的胸襟气度。
“天下长安”
,这四个字,承载了太多期盼与理想。
贡士们再次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