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少爷说赶冬天给庄子上的地规划整齐了,春播的时候才不会忙乱!”
双儿赶着给我辩护。
“行了,你忙你的吧,我到地里找他去!”
兰陵扭头一阵儿风似的就带着小喜鹊跑了。
李大帝给我赏赐了千顷良田,开始给我高兴坏了,一千顷啊,整整一万五千亩地呢,这得种了多少粮食啊!
兴奋了一宿没睡,第二天带着地契去交割手续的时候才发现,压根儿就是我小李庄往西那片荒地,荒地也就算了,最可恨万五千亩的地里两座海拔能有50米的小山丘占了三分之二,这也叫良田?
所谓的食邑千户更是空头支票,满打满算也就是小李庄上百十来户人家四百来人归我了,剩下的那八百多户,对不起,自己想办法。
这太欺负人了,百十来户的人家,壮劳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百来人,守着原本的千把亩地(天、地、人字号田都算上。
)都紧巴巴的,现在有给我这万五千亩的荒地,这到底算是赏还是罚啊!
还好李大帝没赶尽杀绝,免了我三年的各项税钱,不然我真要暴走找李大帝理论去了。
给整个庄子周边的地形画了图,一连研究两天,决定先把两座山丘放放,没那个人力物力处理,但山丘以外的农田一定要先管理起来。
十月初一,接手了小李庄,直接任命老关头儿当了府上的管家,账房让双儿先兼着,就目前这点儿账目,已经有初中算术水准的双儿处理起来肯定没问题。
要种地,先修渠,没水灌溉的地,种死了也种不出个啥来。
咱庄子有天然的优势,庄子北边儿套了个渭水河湾,水管够。
所以赶紧给渠修起来才是当务之急。
考虑到庄子上的地形高低有差异,决定直接修个高架渠彻底解决问题,虽然前期投入高,但后期管理方便,而且灌溉能力强!
老关头儿是庄子上的老人儿了,按了自己画的地形图,把高架渠的设想给老关头儿一解释,老关头儿拍腿叫好。
没说的,立马给庄子上的男女老幼集中起来,开工!
高架渠又称渡槽,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
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
历史上修这个东西希腊和罗马人拿手,古代中国基本上没人修,不知道为啥。
咱这高架渠没啥桥梁、隧道工程,主要是架高沟渠,8字型,一路从北边儿河湾开始,先往东,再往南修到小李庄边儿再转向西,最后到庄子所属最西边儿的山坡底下打折,回到北边河湾。
总长度大约七八里的样子,能完全灌溉庄子上的全部农田。
平时看教科书觉得没啥,轮了自己修这渠才知道其中艰辛,砖材石料的花钱如流水不说,一路技术问题也不少,好在咱有李大帝赏的十万钱(足足一万贯呢!
)和千年农业经验打底儿,一连一个月,集全庄之力,总算给这渠初步修成了,目前正在精装修阶段,爬了山包子上看,还真挺好看!
“爹,这渠修得真壮观!”
铁牛捧了个大碗蹲了老关头身边一边扒饭一边儿说道。
四周,围的是正在休息吃饭得庄户。
“可不是!”
老关头儿站了山包上,看着这条渠,感慨不已:“这方圆几百里,咱们小李庄算是这个!”
老关头儿竖竖大拇指:“敢下了这么大本钱修这么长渠的也就是咱们少爷了。
这从今往后啊,再也不用为浇地发愁咯!
大伙可都省大力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