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第41章 袁崇焕的疑虑(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朱由检的亲笔密信,由锦衣卫秘密渠道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送达了宁远城的辽东督师府。

然而,他期盼中的袁崇焕的积极回应与紧密配合并未立刻到来。

相反,在焦灼地等待了数日之后,他等来的是一份袁崇焕通过正常驿站系统递送上来的、语气恭谨却立场坚定的奏疏。

这份奏疏,如同一盆掺杂着冰碴的冷水,浇在了朱由检因期待而滚烫的心头。

袁崇焕在奏疏中,首先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皇帝关怀边务的感激涕零,并汇报了辽东近期的防务情况,强调宁远、锦州防线固若金汤,将士用命,足以使建虏不敢正视。

然而,当话题转向皇帝密信中重点提及的蓟镇防务时,笔调便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并未首接反驳皇帝的判断,而是以一种老成谋国、基于军事专业的角度,委婉却清晰地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陛下圣虑深远,洞察虏情,臣不胜钦服。

然,臣反复思之,窃以为兵势有分合,资源有轻重。

建虏之患,根在辽东,其精锐主力,皆聚于沈阳、辽阳一带,虎视我宁锦。

此乃心腹之疾也。”

“蓟镇之地,虽为门户,然山峦叠嶂,关隘林立,地利在我。

且蒙古诸部,虽与建虏勾连,然其心未壹,各部纷争,未必肯倾力死战为建虏前驱。

陛下密信中所忧之喜峰口等处,皆天险之地,若守将得人,士卒用命,纵有虏骑来犯,亦难轻易得逞。”

接着,他话锋首指核心,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反之,若我朝因北虏些许异动,便过度分心于蓟镇,乃至从辽东抽调兵将、粮秣以资之,则正中建虏下怀!

此乃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之策。

臣恐辽东防线因此出现空虚,若皇太极窥得时机,以主力猛攻宁锦,则我根本动摇,祸患更烈!

届时,蓟镇纵安,然辽东若失,京师岂能独存?”

最后,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核心战略:

“故,臣之愚见,当下之策,仍当以全力巩固辽东方为根本。

集中粮饷,精练士卒,修缮城池,使宁锦防线成为不可逾越之铜墙铁壁。

如此,建虏正面攻坚无望,其绕道蓟镇之念,或可自消。

即便其果真铤而走险,我辽东铁骑亦可依托坚城,伺机而动,或断其归路,或袭其侧翼,使其首尾难顾,方为上策。

若预先分散力量于蓟镇,则两头薄弱,恐为虏所乘。”

“至于陛下令臣遣将协防、调粮暗助之事,非臣不愿奉诏,实恐引发蓟辽督抚之争,徒增内耗,且易泄露军机,反为不美。

不若仍由蓟镇自行严加守备,臣在辽东为其稳固后盾,遥相呼应,更为妥当。”

整篇奏疏,逻辑清晰,言之凿凿,充分展现了袁崇焕作为一线军事统帅的自信与对自己战略构想的坚持。

他将皇帝的担忧视为一种对局部风险的过度关注,而坚信自己的主守辽东,以正合的战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封奏疏被送到朱由检的御案上时,他正在与王承恩商议如何进一步加快向内帑物资输蓟的速度。

看完奏疏,朱由检沉默了许久,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期待,逐渐化为失望,进而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沮丧。

他理解袁崇焕的考量。

从纯粹的军事地理和资源分配角度看,集中力量确保主要战场的优势,似乎是更稳妥的选择。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雄心,也建立在稳固并逐步推进辽东战线的基础上。

但是!

袁崇焕不知道历史!

他不知道皇太极根本不会在此时硬碰宁锦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校园重生之特工归来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玄门妖王神脉至尊春野小仙医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碧落天刀太太请自重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重返1987民间风水怪谈快穿女主她有盛世美颜反贼平天下我的玄幻模拟器神医娘亲帅炸了超级鉴宝师诡异星巫醉枕江山辛亥之钢铁基地我真不是NPC末世大回炉灵动天魔心长嫡圣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