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方瑜接过信纸,上面的字迹被水浸过,有些模糊,却能看清“前线同志致谢方家商行”
的字样。
“周明,日军己经在广九铁路增兵了,香港迟早不安全。”
她眉头微蹙,“我们得在广州建个备用仓库,万一香港这边被盯上,能把物资转移过去。”
依萍突然插话:“我认识个广州记者,姓苏,之前在香港《大公报》待过,写过《华南抗日物资运输线现状》的文章。”
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我上周给他写了信,问他能不能帮忙找仓库,昨天收到回信,说广州黄沙码头附近有间闲置的粮库,租金便宜,而且离珠江近,水路运输方便。”
周明眼睛一亮:“苏记者我知道,他跟广州的地下党有联系,可靠!
依萍,你再给他写封信,问清楚粮库的具
iconicon-uniE086"
>
iconicon-uniE0AF"
>置,还有周边的管控情况——日军最近在广州外围设了不少哨卡,得提前摸清路线。”
接下来的日子,方家的纺织厂终于投产。
第一批医用纱布织出来时,王师傅特意剪了一块送给方瑜:“小姐,您看这密度,比十九路军那时候的还好,伤员用着放心。”
方瑜把纱布叠好,放进赵老板准备的五金货车——货车里装着水管和铁丝,纱布被裹在水管中间,外面盖着油布,从外面看就是一车普通的五金件。
出发前,老郑带着陆路队的队员来辞行,每个人都背了个布包,里面装着方母准备的干粮和应急绷带。
“小姐,您放心,我们一定把物资安全送到广州。”
老郑拍了拍胸脯,“要是遇到检查,我们就按您教的来,绝对不会出岔子。”
方瑜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满是牵挂。
她转身回仓库,从樟木箱里取出几支盘尼西林,放进带锁的小盒子里——这是留给应急用的,万一队员受伤,这些药就是救命的。
依萍正在写寄给苏记者的信,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苏先生您好,烦请告知粮库周边日军哨卡位置……”
方瑜走过去,在信里加了一句“若遇紧急情况,可在粮库门口挂一盏红灯笼为信号”
,这样根据地的同志就能识别。
夕阳西下时,方瑜站在仓库二楼的窗前,看着远处码头的货船缓缓驶离——那是阿福带领的水路队,船上装着张老板筹备的粮食,正往广州方向去。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通讯暗号本,心里清楚:香港的根刚扎下,未来还要面对更多风浪,但只要这条后勤线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国家出力,前线的希望就不会断。
“方瑜,我妈炖了莲子汤,等咱们回去喝呢!”
依萍拿着写好的信跑进来,脸上带着笑,“苏记者的回信说,广州那边的粮库己经收拾好了,咱们下个月就能把第一批物资转移过去。”
方瑜接过信,看着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信纸上,暖黄色的光把字迹染得柔和。
“走,回去跟爸商量下,再找些懂医术的同志来诊所帮忙。”
她笑着说,“以后要做的事,还多着呢——咱们得让这条后勤线,一首通到抗战胜利的那天。”
两人并肩走下楼梯,巷口的路灯渐渐亮了,昏黄的光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方瑜抬头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默默想着:等把日军赶出中国,一定要带着家人和同志回上海,回方家的工厂看看——那时候的车间,一定不用再藏着医用纱布;那时候的码头,一定没有了特务的监视;那时候的中国,一定满是安稳的烟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