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安民屯的流民们终于拿到了象征安定与希望的盖着官府大印的地契,捧着那张薄薄的纸,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在自己分到的土地上丈量、规划,三五成群地蹲在地头,手指在微凉的土地上比划着,讨论着明年的春播该种些什么,憧憬着未来的收成,眼神里充满了久违的光亮。
临川城外的官市依旧热闹喧嚣,商贾的叫卖声、骡马的嘶鸣、讨价还价的声浪交织在一起,只是穿行其间的巡逻士兵数量明显增多,甲胄摩擦的铿锵声为这喧闹增添了几分肃穆。
这一日,苏婉特意抽空去了一趟安民屯。
前几日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将屯子里的土路浸润得有些泥泞,踩上去软绵绵的,沾鞋底。
但好在新建的房屋都足够坚固,屋顶的瓦片没有松动,墙壁严实合缝,并未有一户传出漏雨的消息。
屯子中央那座简陋的学堂里,传出的读书声比上次来时更加响亮,也更加整齐划一。
那位须发花白的老童生,此刻正拿着蘸水的粗笔,在一块磨平的石板上,一笔一划地教底下的孩子们书写大字。
一笔一捺,笨拙却透着认真。
几个年轻的妇人坐在自家新屋的门槛或小凳子上,一边缝补着家人的衣物,一边含笑看着自家的小崽子们在泥泞的空地上追逐打闹,滚得一身泥点却笑声清脆。
她们的脸上带着一种经历过流离失所后的、极为珍贵的平淡与满足。
看到苏婉的身影出现在屯口,妇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起身招呼起来。
“苏姑娘来了!”
“快进来坐坐,喝口水!”
“尝尝俺家新腌的芥菜疙瘩,脆生着呢!”
“对对,刚蒸好的粗面馍馍,还热乎着!”
她们不由分说地将苏婉拉进其中一个院子,将自家坛子里夹出的咸菜疙瘩和还带着蒸笼热气的、略显粗糙的馍馍塞到她手里,眼神里满是真诚的感激。
苏婉没有推辞,她微笑着接过那个手感粗粝却温暖的馍馍,就着妇人递来的筷子,夹了一小块咸得发齁但脆爽的芥菜,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馍馍入口有些干硬,咸菜也的确寡淡无味,但苏婉却吃得格外认真。
她安静地听着妇人们带着浓重乡音的絮叨,她们说着家里新孵的小鸡仔长了多少,说着地头刚播下去的冬小麦露了青芽,抱怨着泥泞的路不好走,又憧憬着明年开春能在屋后种点什么菜……这些朴实得近乎琐碎的家常话,交织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温暖画卷。
不知不觉间,那萦绕在她心头、因淬锋谷刺杀事件而蒙上的阴霾与沉重,仿佛也被这简陋却真实的烟火气一点点驱散、融化,心境重新变得踏实而温暖。
而在临川城中,“安记布行”
的后院里,此时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专注的景象。
沈玉颜褪去了往日那些繁华精致的绫罗裙裳,换上了一身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利落的深蓝色棉布工服。
平日绾着精巧发髻的如云秀发,此刻用一块同色系的布帕包了起来,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
她正躬身在一架经过工匠精心改良、结构更为复杂的“神机纺车”
前忙碌着。
这台纺车体型更大,部件更多,连接处闪烁着黄铜的光泽。
沈玉颜眉头微微蹙起,白皙的手指灵活地拨动着纱锭的转速控制器,又时不时俯下身,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几股棉线的张力。
汗水在她鼻尖渗出细小的光点,她却浑然不觉。
旁边围着几个在纺织行当浸淫了大半辈子的老织工,她们伸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沈玉颜的操作,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小姐,这新纺车好是好,力道足了,纺得快了,可…可这细纱断头率还是高啊!
尤其是纺到这么细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