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吟诵罗浮山的名句名诗非常多,程心瞻最喜欢的有两首。
山上之诗,仙气最盛不过吕祖的《赠罗浮道士》,曰为: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
饮余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这首诗里,程心瞻最喜颔联,一句「世间甲子管不得」说尽了仙家风流,也是世间无数修行人梦寐以求的长生境界。
山下之诗,烟火气最足的当属东坡居士的《惠州食荔枝》,曰为: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感情却极为强烈,末句「不辞长作岭南人」比什么赞颂都要来的情真意切,也足见岭南罗浮的丰饶秀丽。
在春风暖阳中,程心瞻离开了银瓶山,乘狮东行,不多时,便来到了惠州的罗浮山。
罗浮山为道家第三十四福地,山中莲花洞天排在第七洞天,素有“岭南第一山”
、“百越群山之祖”
之称,乃是岭南道宗源头、庾阳道门领袖。
至于这道宗源头从何而来,那说起来可就有意思了。
有诗作答:
灵迹曾传葛稚川,至今丹灶尚依然。
谁云碧海三山岛,别是朱明一洞天。
这罗浮山法脉,正是葛洪祖师的道统!
葛洪祖师早年以外丹入道,在岭南一带采药炼丹,并在罗浮山安灶立鼎,行医救人,著书宣道,由此发展出丹道南宗一脉与医道肘后一脉。
到后来,葛洪祖师丹道由外入内,超凡脱俗,再由深而广,逐渐学贯百家,达到「括九真之奥,演八景之微,道门羽翼,无出其右。
」的境界,在云游天下的过程中来到豫章三清山定居,创建万法派,成为开派真祖,在三清山「受诏飞升」。
所以说来说去,罗浮山和三清山其实还是一家,法出同源。
不过罗浮山建教还在三清山之前,并以丹道与医道传世,而三清山则是以万法互参为教义,行继往开来之事,所以两者又无上下隶属关系。
这就有些像程心瞻在东海火龙岛立真意宗,又在滇文无量山重建无量教,法脉源头虽然是同一人,但修的又是不同的法门,秉承的是不同的教义。
只是话虽如此,但三清山和罗浮山同在东方,同奉三清和葛仙,又为两地近邻,仅隔一座梅岭,所以往日里关系是极好的。
尤其是山中的丹霞山和杜鹃谷,跟罗浮山的关系往来非常密切。
也正因如此,当罗浮危急时,三清山也是专门派出了副教主董守仁出山外镇,来帮罗浮山稳住局势。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分,所以纪和合才会写信请罗浮山放程心瞻这个外派人入莲花洞天修行,是故,邹师正在看见信后才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程心瞻来到仙山前,但见云遮雾绕,在向南位置有一片朱光明耀,如赤霞盘桓,知道那就是山门所在了,于是乘狮往那处落去。
而罗浮山应当是接到了邹师正的提前通知,程心瞻来时已经有人在山门前等候了。
程心瞻上前,翻身下狮,掐诀点头,
“有劳道长等候。”
来迎程心瞻的是个中年道士,他连回礼,说道,
“先生客气,称我师仁就好,鄙姓徐,任山中副教,特奉掌教之命领先生进洞。”
程心瞻闻着这道士一身的药香,感觉和济虎道兄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颇为相似,自然心生好感。
另外,他看此人气息中正平和,法力充盈,劫意内敛,而且面容红润,精气充沛,看着像是上洗而坐胎的境界,于是便笑道,
“徐教主有礼,看来贵教不日便要多添一位四境大修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