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第126章前路
得到了杜中宵支持,李复圭的心情平稳下来,说起最近朝廷中的事情。
道:“此次幽州一战,除了太尉几人外,立功最大的就是赵滋。
他指挥大军极有条理,几乎没有犯错。
战后论功行赏,赵滋应该升官才是。
只是众人觉得,赵滋武将,无非加节度,官职却不宜升了。
若让他做枢密使,只怕会有祸端。”
杜中宵道:“其实枢密院里,最好是有文有武。
没有文官,与中书就隔得太远,做事不便。
没有武将,官员对于军事不熟,只怕做不好事情。
枢密两正两副,最好是两人文官,两人武将。
只是此事牵涉的太多,一时之间,只怕很难做到。”
李复圭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是。
所以现在大家都认为,枢密使应当如太尉这般,本是文官,却有武略。
只是一时间,哪里去找这样的人才?以文改武的官员,大多已不熟悉文官事务,还是不合适的。”
杜中宵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这是宋朝自己的官员任用问题,以后只有改正了才可以。
本来现在的制度,是枢密院管军令,三衙管军政。
管军令的人,当然要对军事熟悉,但武将也不合适。
以前说宋朝的问题是以文御武,但世界上成熟的政权,有几个不是以文御武的?不以文御武,就会面临军阀问题,或者军队对政事干涉太深。
文武之间如何搭配,各自如何分权制约,是个大学问。
但真正带兵的,应该是武将。
枢密院的事务必然掌握在文官手中,有武将配合,才是最合适的。
只是一时之间,这些事情哪里能够说清楚,怎么能够让朝臣接受?只能慢慢来,慢慢改变。
赵滋在枢密院,大略相当于后世的总参谋部长官,地位自然重要。
说起来,他是适合升任枢密使副的人员,不过短时间只怕不容易做到。
此战真正受益较小的,是三衙官员。
比如杨文广等人,由于是管军政的,与军功无涉,一时之间根本没人想到。
李复圭道:“其实最重要的,是太尉该如何。
朝中官员都议论,此战之后,太尉该为宰相。”
杜中宵笑道:“这有什么好议论的。
枢密使再要升,除了宰相还有什么?当然,出朝廷到地方为官也没有什么,只是大战之后,不好如此行事罢了。”
李复圭忙道:“太尉也以为,自己该做宰相了?”
杜中宵摇了摇头:“我根本就不管这些事情。
说实话,仔细想一想,我现在也难办。
政事堂里文相公和韩相公,都甚为称职,换掉不妥。
没有位子,做什么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