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负责带路的护卫见三人收拾稳妥,马上提醒道。
“有劳。”
林泽将包袱像背斜挎包一样系在身上,手里拿着一把伞朝护卫抱拳道。
邓十九和孟通亦是如此,只不过包袱遮挡下还背着自己的武器罢了。
三人从一处角门顺利出府,外面是一条石子铺就得小巷,没什么人来往。
这里一眼看去全是白墙黛瓦,偶尔从附近人家的门缝里能窥见院中林木花草皆繁茂,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景致。
“哥,我们先去哪?”
孟通撑着半旧不新的土黄色油纸伞,眼睛四处打量一番小声问道。
“先去外头找个食肆吃饭,咱们到时候打听一下道县怎么去。
三月又名蚕月,道县一带养蚕农户众多,咱们去瞧瞧是个什么情况。”
林泽一手放在包袱的结节上,一手撑着灰绿色的油纸伞。
林泽根据自己做的笔记,大部分势力都在云淮府,各方这么多年下来联姻或是其他关系,捋起来简直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个人入手比较合适。
就在为难之际,他根据太子给的人员名单中锁定一个叫张鹏杰的人。
林泽翻找与他有关的资料,在一本县志中看见道县的蚕桑业极为出名,林泽根据朝廷户部的资料大致算了一笔账,发现生丝产量跟实际上缴的绸布比例很不对劲。
林泽发现云淮当年的生丝产量要上缴朝廷的数额明明可以达到十万匹绸布,结果云淮府的公文里说本府的绸布上缴朝廷户部为八万匹。
即使林泽算出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目,但这差了两万匹,数字出入实在太大。
这个张鹏杰的家族经营着好几家大布庄,生产的布匹销往嘉国各地。
林泽手里还有这个人祖上五代的资料,属于正统的官宦家族。
目前张家最出息的子孙在旁支,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京官,主要负责官吏政绩、廉洁情况的考核。
张鹏杰蒙祖上荫庇,得了个八品员外郎的闲职。
林泽查出的那次少了两万匹的账目绝对不是什么疏漏,这还是五年前的帐,近几年的不知道动了多少手脚。
这次林泽打算先去道县看看养蚕织布这一块能不能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江南道三府盛产大米、布匹、茶叶、盐和瓷器,全是嘉国非常挣钱的买卖,也是历来贪污腐败最严重的地区。
蚕桑、稻谷跟农民的关系最密切,全都是要雇佣许多农户给这些大地主耕种劳作。
而茶叶和盐属于官方严格把控的产品,林泽要是不想暴露身份,会比较难查到什么内部资料。
最后一种瓷器在江南道主要生产地也是官窑,林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从蚕桑和农耕切入。
到时候太子要打击这些士绅集团,林泽希望最先解救的是依靠蚕桑织布、耕种水稻的农户们。
因为这一块直接剥削的普通人最多,像盐、茶和瓷器最多是间接敛财。
林泽边想边走,邓十九和孟通一左一右跟在他两边。
三人不多时就从巷子里出来,因为人生地不熟,孟通便找了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问路。
三人从小巷进入比较宽敞的街道上,两边店铺林立,木质雕花的门窗、屋檐下轻轻摇晃的红灯笼,客人们进进出出,或撑伞或穿蓑衣戴斗笠。
虽然下着濛濛细雨,但路上行人络绎不绝。
“葱油蚕豆——卖蚕豆嘞——”
“春笋——早上新挖的春笋——两文钱一斤——”
林泽三人对这一切都极为好奇,大家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林泽视线定格在路边一家小饭馆上,停下脚步朝两人说道,“咱们进这家吃点东西吧,顺道跟店家打听一番。”
孟通顺着林泽的视线看过去,四十来岁的店家正将两个客人送到门口,还温声叮嘱对方路上慢走。
孟通便说了句,“醉江月,名字真好听。
这店家瞧着也是个热心肠好说话的。”
邓十九跟着点头,他也不挑吃的,只要跟着林泽就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