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陛下若能以文教来改变这一切,让百姓们忠于唯一的君王,让官员与士子们都以‘忠君爱国’为荣,陛下的江山,才算是真正安定了。”
而李世民设置各大藏书馆,大力鼓励文教的发展,又有另一层用意——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在当今战国之世,还未出现什么门阀世胄,但发展到后世大唐建国之时,世家的力量已变得不可忽视。
甚至有“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这种说法,世家的势力大到足以威胁皇权。
若不能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定会造成朝中可用的官员都出自各大世家门下的局面,最终皇权式微,而世家愈发强盛。
这些不是嬴政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李令月正好讲到这一块,便顺口将后世的情况分享给了嬴政。
“那么,你们欲如何打破世家的垄断?”
嬴政问。
根据他的观察和推断,李唐王朝从李世民这个唐太宗到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再到李令月,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嬴政不信在李世民做了诸多举措之后,李世民的继任者与李令月会什么都没做。
“兴建学堂,开办科举。
天子亲自做主考官,培养并遴选出所需的人才来。
如此一来,门阀贵胄自然无法再继续垄断朝廷官员。”
“科举……”
嬴政眯起了眼。
他意识到,待军功制崩溃之后,新的上升渠道,兴许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当然,秦若实行科举制,与后世的科举制定然不是一回事。
说白了,科举制就是给底层黔首留一条上升通道,大秦创立之初,若是兴办科举,实质上依然是在士人中选拔人才。
但这无妨,李令月口中对皇权造成威胁的门阀贵胄,在大秦还未成气候。
等到几代之后,门阀世家渐渐形成雏形了,大秦应该也能培养出一批没有背景的读书人了,到时正好将这些人引入朝中,来制衡世家。
李令月道:“我阿耶在位之时,削了一批不安分的世家贵胄,可惜他身子不好,在我年幼之时便撒手人寰。
后来,我阿娘上位,许多人因她非李家血统,且又是女子之身而反对她。
我阿娘杀了许多无法招揽的大臣,为了填补朝中的空缺,她更是大力推崇科举,用人只看才干,不问出身。
在打压世家收拢权柄方面,我阿娘倒是遵循了我阿耶的遗志。”
嬴政:“……”
这段话的信息量,似乎有些大啊。
“你阿娘,上位?”
“不错,如今我大唐,同时也是大周在位的皇帝,正是我阿娘。”
李令月道:“否则,你以为我为何能被立为皇储?我阿耶虽疼我,但他中意的继承人,从来都不是我。
且不说我阿耶过世之时,我年岁尚幼,看不出资质来。
即便我阿耶能活到如今,看到我比我的兄长们都强,他想的,也必是让我去辅佐我的兄长,而不是立我为太女。”
在这一点上,她阿耶兴许会比收回女儿兵权的李渊好一些。
但有些固有观念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
事实上,武皇也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至少在李令月主动站出来说想争权夺位之前,武皇考虑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李弘李贤等人,考虑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唯独没有考虑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儿。
但武皇比其余皇帝开明的一点就是,她自己是以女子之身上位,她不会排斥她的继任者是一位公主。
后来,李令月用实打实的功绩证明了她比她的兄长们强,且她非但不会像她的几个兄长们一样与武皇对着干,还能帮助武皇收拢军权巩固地位。
彼时,无论是站在利益至上的皇帝的角度上,还是站在母亲的角度上,武皇都不会选择李令月之外的人。
李令月同样是以女子之身成为储君,她的太女地位注定不会像她兄长的太子地位那般稳固,她需得仰仗武皇,武皇不必担心她会背叛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