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四)
长安城西,有昆明池碧波百顷,烟波浩渺,春夏时节可观楼船竞渡,秋冬时令可赏枯荷残雪。
池中央建有豫章台、甘泉宫,以兰桂为殿柱,清风吹来,满殿飘香。
中宗皇帝李显常爱泛舟池中,桂棹兰桨,鼓吹奏乐。
中宗游乐,群臣应和,选定了昆明池作为宴会之地。
清绝池水荡漾出文人诗情,中宗命人在池中宫殿前扎了彩楼,君臣一同饮酒赋诗。
一行与颜阙疑正是溯了十数载光阴,经历这场盛宴。
中宗李显携了妃嫔坐于主位,群臣一开始规规矩矩坐在酒案后,酒过数巡后,礼仪便松懈了,三三两两扎堆一处品评诗作,不时争得面红耳赤,性子急的甚至动起手来,推搡中不时有官员落水,引得中宗哈哈大笑。
平日里的长幼尊卑在这一日不复存在,诗作高下是眼下头等大事,获得称赞声最多的,被中宗御口吟诵,亲自下阶斟酒。
如此殊荣,自然引得群臣斗诗激昂。
在这番闹腾喧嚣中,一行与颜阙疑两个不属于此时此地的外来者并不引人注意,二人穿过争吵不休的诗人,在僻静一角寻到了年轻的沈大人。
一番自斟自酌后,年轻的诗人提笔落于纸上。
在旁观摩的颜阙疑心情激动,为有幸遇见偶像作诗而心潮澎湃,他怀着崇敬之心,靠近沈大人的酒案,却被另一人挡了去路。
红袍官员手执酒杯,在众人簇拥中走向埋头挥墨的诗人,俊朗的面目带着天之骄子的傲慢。
不等他开口,追随他的人群里便有人提议:“沈佺期,独自作诗多没意思,敢不敢与宋大人一较高下?”
此人音量较高,传入附近众人耳中,顿时勾起挑事之心。
沈佺期与宋之问,当世两位大诗人,向来以沈宋并称,所谓文无第一,二人谁更胜一筹,并无定论。
既然有人提议二人一较高下,这番热闹,可谓十分值得凑一凑。
凑热闹的人多了,引起了中宗注意,得知提议后,中宗大为赞同,但既然赛诗,两人竞赛未免冷清,不如全场官员一同参与,名列第一者,赏赐金爵。
如此一来,何人担任评诗官?中宗地位尊崇,做评诗官自然无人敢说三道四,但耿直的大臣们想到陛下那点诗才,当真能品评群臣诗作么?
中宗亦有自知之明,龙目一转,瞥向身边一向敬爱的妃子,生出一个念头。
“爱妃,你可愿担任评诗官?”
端雅美貌的妃子眉头一挑,毫不退缩:“谨遵陛下旨意。”
后宫品评朝堂男儿,如此不合礼仪之事,大唐百官却无人出言驳斥,他们不仅毫无异议,甚至无比赞同这一安排。
因为,那位妃子,是上官昭容啊。
旁观至此,颜阙疑意识到这正是中宗年间著名的彩楼诗会,同时察觉到这场诗会的意义,他既感荣幸,又深感不安,担忧的目光看向被围在众人之间的沈大人。
“法师,我们可以阻止诗会吗?”
“哦?为何?”
“法师明知故问!”
一行温和一笑:“已经发生过的事,如何能够阻止。”
身后宫纱迤逦,上官昭容登上彩楼,众臣诗作一百余首,被送往彩楼。
从未如此紧张过,臣子们抛下酒盏,聚集在彩楼下,等待评诗结果。
沈佺期也不例外,他目光不离昭容左右,袖底攥着拳头,面上的云淡风轻并不能掩盖他的期待与忐忑。
宋之问故作潇洒坐在案前,微微颤抖的手臂不敢碰触酒壶,生怕暴露一丝半点的动摇。
颜阙疑喉头滚动,明明知道结果,身处现场,依旧免不了替沈大人捏一把汗。
上官昭容评阅案前堆积的诗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只见彩楼之上纸片如雪花般坠落,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