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第64章 老将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人虽死,魂永存。

三个月前,虞朝刚为陈王、王妃举行了葬礼,而今,虞帝又下令为成渊进行国葬,以亲王之礼,入土皇陵,其长子成淮袭爵。

牌位立在国公府祠堂之上,前来祭拜之人,多如牛毛,但凡是能上得了台面的人都来了,他们衔哀至诚,如丧考妣。

但其子,这位新国公脸上却并没有看到多少悲伤。

成淮面对父亲的心情始终是复杂的,在老爹眼中,似乎自己从未让他满意过,智谋、心机、勇武都没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他从来没有在父亲的脸上看到过笑容,他一直努力去完成父亲交给自己的任务,却始终达不到父亲心里的期望。

在其父眼中,自己没有大的本事也就算了,就连孙子也如此不成器,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他这个当爹的也不知道管管,不管也就算了,为何不送到祖父的身边,由老爷子亲自来教导。

成淮在儿子的教育方面颇为执拗,不管父母如何言语,他始终不为所动,让成兆想干嘛就干嘛。

姑姑、姑父、祖父相继去世,成兆本想留在家中,为其守孝,却听到冷漠而又平静的话语其父口中传出:“别哭,哭了没用,他们也不需要守孝,因为他们想要的‘孝’跟普通的‘孝’不一样,吾儿,该干嘛就干嘛去吧!”

在这点上,他倒是与某人不谋而合。

陈明自然也在这三个月里相继祭拜了王爷、王妃和老国公,他当然钦佩三个伟人的所作所为,也曾为上次救过他的豫州同袍牺牲而暗暗伤心落泪,可相较于痛惜和遗憾,他有更应该关注和更值得关心的小事——民生。

陈明现在尽力去做的就是协助太子做战后安排,尤其是辽东、宁夏和陕西三地,饱受战乱之苦,活着的人十不存一,短时间内也很难有别州百姓愿意迁徙过去。

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民,已经有人改编了蔡文姬的诗歌:“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国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秉气寒生兮莫过我最苦。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漂流,为神有灵兮缘何处我天南海北头。”

若不是陈王夫妇以死明志,老国公率军收复失地,恐怕百姓一定会对朝廷不满和失望。

虞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他相继下达了多条政令:“免除豫州、冀州、幽州、荆州两年赋税,雍州的陕西、宁夏两地免除五年赋税。”

然而,即使有这样的利民之策,愿意搬迁到这些地区的大虞东部民众仍然寥寥无几。

此时,陈明所献出的“屯田”

策略便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这次大虞吸取了教训,在雍、并、冀、幽四州都留下了两万人马驻守,因此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于实施军屯。

边境地区的军队三分守城,七分耕种;而内地的军队则二分守城,八分耕种。

每个士兵都会被授予一份田地,官府会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照份额征收粮食。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军饷问题,还能保证粮食供应,减轻百姓的负担。

豫州、冀州、幽州、荆州因为战乱流移的人民,令他们各还原籍复业,需要的种子、牛具令官府给付,虞帝一再下令劝民于田亩,千方百计地招抚流民复业。

战乱一结束,就遣臣子四出,让老百姓尽力于田亩,虞帝还对户部臣言:“老百姓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已经复业的,地方官要厚加抚恤。”

其还特地颁布诏令,各地都不得对逃徙的老百姓治罪。

朝廷开明的政策使流民很快回到田间,使残破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

:()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洪荒二郎传美漫丧钟重生公主大人太嚣张萌宠甜心:恶魔少爷深深吻神医娘亲帅炸了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玄门妖王创始道纪重生七零:娇妻慢慢哄,军王步步宠在奥特世界当法王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老祖出棺这个修士很危险神秘之旅我靠赚差价暴富了青梅且把时光暖豪门后妈在娃综靠反向贴贴爆火了相宝2:秘物我的诡异人生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诡异星巫满级悟性:神魔陵园扫地百年逃荒:她从空间掏出千万物资神算小奶团驾到全球高武:开局签到百倍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