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90100(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当时她真恨不得长出三个脑子、八双眼睛来,把这些景象全记下来,这样才能回来跟老街坊们吹嘘个三天三夜。

可惜他们也只腾出空来逛了半日,买足了鸭子,又买了些方便携带的土产:雨花石、雨花茶饼之类的便立刻返程了。

在船上颠簸一个月,差点没把李婶娘在金陵见过的好东西都颠忘了,她在船上睁眼喂鸭子,闭眼也是喂鸭子。

脑子里都只剩鸭子叫了。

这会,她靠着船檐往下望,上百个赤膊汉子背着三股苎麻纤绳跳下河了,齐声吼着号子,弓腰蹬地开始往前拉,汴河水很快漫过他们腰间的牛皮护裆,寒浸浸地贴着肌肉突起的腹部。

宋朝的漕船大多都是平底船,每到要起航或是靠岸时,没有纤夫是无法离港或靠岸的。

虽然官家已经花费了不少银钱扩建了船闸,但还是不能不用纤夫牵引船只。

他们是繁盛的南北漕运中最不起眼,却又是最重要的“血肉航道”

李婶娘有些难忍地别开了眼,那些纤夫肩头的皮垫都磨穿了,纤绳勒进肉里了。

据说汴京城外有纤夫营五十四所,共三万纤夫,先帝朝时每日每人仅有三十文的日薪;现到了官家手上,他以自己的内藏库贴补这三万人,如今他们已能到得每人每日得八十文了。

也算好事吧。

转开眼,李婶娘又见到三三两两的包夫肩头搭着扁担,船没靠岸,便已踩住跳板,纷纷想往船上爬了,他们扯着嗓子对船上的人喊:“这位员外可要抬货?二十文一担,保不湿角!”

看得李婶娘心惊肉跳的。

“不要命了你!”

手提“验”

字灯笼逡巡的漕丁很快就发现了,抬起灯笼柄把那几个包夫扯了起来,大声怒喝道,“一会儿掉进河里,叫船挤成肉泥可别怨没人给你们收尸!”

“不敢,不敢了。”

包夫们点头哈腰,讪笑着逃回岸上,却还是不住地踮脚等候,似乎只待一有船靠岸便想冲上去。

几个排岸司吏员和漕丁见惯了这群人,摇摇头,继续往前巡视,领头的打了哈欠,没一会儿其他的也跟着打起哈欠。

他们就这么哈欠连天地从头顶“漕挽天下”

的御题金匾下走过了。

这字据说是太宗皇帝赵惟正亲笔题的。

船一停稳,身穿皂色公服的胥吏便手持铁戒尺,边丈量船身吃水线边扬声确认:“淮南路粮纲船,载重三百料(载重约18吨),泊丙字埠头——”

他的戒尺敲在船头镶嵌的铜牌上,铛铛作声。

大宋每一艘漕船上都钉都船务颁发的铜牌,是往来漕运最重要的符验。

确定船头“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司”

的刻字无误,胥吏吹响了脖子上挂的号角,岸上的巡检司弓手立刻围了过来。

他们脸上都带有“粮”

字刺青,背着弓箭腰间有佩刀,是专门盯着每一艘纲船上的卸货船工的,为了防止有人偷漕粮,夹带私逃。

船上很快便开始卸粮了。

虽然专门为官家御前供奉的官船也前后脚到了,但码头上仍然优先卸李婶娘和李挑子这艘船。

大宋漕运管理是非常严格,之前船上的官吏便为他们解释过,除了插黄旗运边防军粮、赈灾粮的快船,便是插青旗的粮船优先,接着是白旗的盐船、再往后才是朱旗的贡船。

“《宝元漕令》上写的,除边关急递外,粮为社稷本,盐乃百姓需,此二者纲船至,百货纲避之[注3]。

官家爱民如子,前阵子正好遇上大批粮船入京,还有贡船积压滞留在陈留码头整整七日呢。”

那漕丁挺着胸膛,似乎很为自己能分在粮船上做活而自傲。

李婶娘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到蔡州时滞留了两日,那时因为刚好有一批悬着黄旗的军需船来了,一路吹号,抢在他们之前入了港口,他们为了避军船,在河面上便多飘了两日。

不过……李婶娘隐约记得先帝时期好似不是这样的。

她还记得有一年,有藩属国朝贡的船入汴,两岸百姓见了贡船都得下跪叩拜呢。

但她还算聪明,只是点点头,没敢多议论先帝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星际穿越:位面女王专治不服重生过去震八方妙手人生藏锋这个明星来自地球民国奇人神医毒妃腹黑宝宝官道争锋一切从锦衣卫开始万界时空穿越者九印神皇无敌召唤之最强人皇夜的命名术我在天庭做仙官大道朝天邪医妖妃名动天下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英雄学院之最强个性寒门败家子来自地狱的男人从解析太阳开始神级天才高武27世纪至尊箭神一世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