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明末东林党为首的南方士绅,曹化淳你当年铲除魏忠贤的时候,虽然给我们平反了,但是我们现在只能把黑锅给你,毕竟明朝亡了这么大,一口黑锅,谁也扛不住呀。
修历史的就是东林党,哪怕就是东林党大佬钱谦益,在写历史的时候,也得写得好点儿,毕竟这个黑锅不能自己背呀,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明史·宦官传》里高起潜,方正化,王承恩等我们肯定会说他们是好人呀,就得把你曹化淳贬低一下,毕竟明朝可是亡国了,谁让你曾经担任过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明朝灭亡这么天大的事情,肯定是需要有人负责的,这个写历史书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下来,皇帝不能写得太差,毕竟这是有规矩的,作为一个皇帝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再加上崇祯皇帝选择了殉国,作为读书人,不可能把自己写成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那就只能给两个人了,就是奸臣和太监了。
这个奸臣比较好找,只要你不是我们东林党的人,比如周延儒、温体仁等人,就是你们祸国殃民。
选太监的时候就不太好找了,魏忠贤去世的太早,北京被李自成的时候,魏忠贤都死了17年了,想来想去就没有合适的。
实在没办法了,曹化淳就只能选择你了,毕竟在崇祯时期的几个着名的太监,高起潜投降了清朝,为大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不能随便胡说八道,否则清朝也不会饶了自己。
方正化在北京城破时,一个太监带着自己的手下拼命了,人家都战死沙场了,那么多人都见了,敌人都非常佩服,也不能污蔑。
王承恩根本没有办法说,人家忠心耿耿陪着崇祯皇帝上路了,作为一个太监做到这份上,已经可以说是名留青史,流芳千古也不为过,这个不能说他。
这些读书人就想明白了,还是曹化淳够资格,有过曾经的经历,再加上退休这么多年了,在清朝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已经过去的事情,谁还记得,反正你倒霉吧。
就算我们明明诬蔑你,你也没有办法,也没有人替你说话,反正你也没有后代,谁让你是一个太监?做实了,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太监,减轻东林党见死不救的影响。
北京城北包围的时候,史可法带着援军就是不敢北上,这个责任必须要出去,不是我们不救,你们太监已经开门投降了,我们是赶不上机会,我们绝对是忠臣,只有你们这些太监,才会选择投降。
咱们虽然关系不错,但是我们读书人都是正义的,怎么可以和你们这些投降子勾结在一起?坚决不能有一点联系,反正曹化淳你说话也没有人相信,那就再干脆一点,为了保证我们东林党高大上的正面形象,也就只能委屈你了。
曹化淳无论你做过什么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选择不写,反正写明史的就是钱谦益,在清朝顺治年间担任了副总编,我来写明史,我说的话就是真理,有了这个人带头,东林党集体一口咬定咬,明朝灭亡的原因就是曹化淳,你就是长了100张嘴也说不清。
时间在回到那天,崇祯皇帝转了一圈,处理了一下自己的家务事儿,又回到了煤山,看到北京城火光熊熊烽烟四起,也明白末日到了,潸然泪下之后,先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送上路,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你们为什么要生在帝王之家?国破家亡,你们也该上路了,崇祯皇帝就这样处理了一下家务事。
崇祯皇帝就应该选择一下自己的归宿了,毕竟明朝的皇帝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个彻底洗脑的人,带着几十个人,手里拿着一把三眼枪,出北京城是出不去了。
出去的愿望就这样灭了,崇祯皇帝又回到了皇宫,一个人亲自敲响了钟,这是明朝上朝的声音,可惜没有一个人来,没办法,崇祯皇帝只能再回到南宫,又来到了煤山上。
历史上记载要给皇帝一个体面,所以歪着嘴说也正常。
在北京景山公园东面山坡上有一棵槐树,据说这棵槐树就是崇祯皇帝上吊用的。
:()朱重八,哪里跑,我是你小舅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