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所以说呀,第一个说法,也就是文官阴谋论,或者说文官制造了土木堡之变,从前期的实力角度来讲,那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
那么青鸟再来聊聊为朱祁镇洗白的第二个说法,那便是勋贵阴谋论。
在很多给朱祁镇洗白的言论里,好多人把土木之变的原因归结到勋贵的不出力上,或者说是勋贵跟朱祁镇的对立上。
那么在土木之变前,勋贵和朱祁镇的关系到底咋样呢?青鸟只能说这么一句,非常好,应该说在利益方面是一致的。
为什么青鸟这么说呢?实际上啊,明白历史或者熟悉历史的观众老爷们应该清楚,土木之变之前的勋贵,一直都是大明朝堂上最为坚定的主战派。
在朱祁镇的正统十四年之前,大明实际上一直在打仗,甚至说整整打了将近7年,那就是从正统六年开始的麓川之役。
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王振鼓动朱祁镇对云南麓川土司思任发动兵,张辅也极力支持,杨士奇、何文渊以及刘球等臣僚反对也没用。
麓川之役由兵部尚书王骥主持,一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骥才班师回朝。
这场战役虽说稳定了西南边疆,可“大规模发兵十五万,转运粮草耗费了半个天下的资源”
,对明朝的国力是个不小的消耗。
大家实际上能够看到,在正统六年,除了王振在鼓动朱祁镇发动麓川之役以外,在朝中极力支持朱祁镇发兵的是勋贵之首张辅,也就是英国公。
,!
勋贵,勋贵他们都是靠着打仗发家的,得靠在战场上立功才能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呢,勋贵通常来说是朝野之上武将的代表性人物。
那这些勋贵有没有理由让大明吃这一场败仗呢?在青鸟看来,那是完全没理由的,尤其是英国公张辅,当时的勋贵之首。
首先第一点,勋贵是靠军功立身的,他们和大明是紧紧绑在一起的。
他们或许在平时小的战役上有所懈怠,或者上下其手贪污,可在这样决定国运的大战役上,如果他们里通外国,青鸟实在是不知道他们图的是什么。
而且从土木之变的结果来看,英国公张辅等一系列勋贵中的中坚力量战死在了土木堡之后,勋贵的实力便一落千丈,朝廷的军权由勋贵的主导的五军都督府转向了由文官主导的兵部。
所以说,这个勋贵阴谋论从张辅这些已经掌权的勋贵来讲,是完全不成立的。
而对于那些勋贵下面想要出头的底层勋贵而言,他们当时又没有足够的能量来调动勋贵中的资源。
土木之变着实存在着众多疑点,令人费解。
但实际上朱祁镇的形象大幅跌落,并非只因土木之败,而是在于土木之变之后,他的一连串行为确实反常得很,让大家不禁心生疑惑。
这还是朱元璋、朱棣的子孙吗?大明的刚烈、血性都跑到哪儿去了?倘若朱祁镇是宋朝的皇帝,大家或许还觉得情有可原。
可这是大明啊,以刚烈闻名的大明,出了一个朱祁镇,这才是他最大的污点。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