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此前,黄莹莹曾问过顾青丽,有没有兴趣在自己指导的短剧中担任女主角,顾青丽嫌麻烦,给拒绝了。
黄莹莹可没想那么多,她的要紧任务便是将《尼罗河之夜》的简陋版本拍出来。
要知道,为了鼓励她有始有终、保质保量拍完这部剧,高老师可下了血本!
高老师和教语文的徐老师谈了条件,免除黄莹莹和温云茵的所有语文、英语寒假作业。
这条件,不可说不优厚了。
另一边,高老师对黄莹莹的要求也很简单粗暴:开学第二节英语课,黄莹莹必须把这剧放出来。
另一个喜欢去城里闲逛的孩子是顾青丽。
黄莹莹不来,顾青丽本来想约另一个与黄莹莹要好的同学,但这位同学期末考试成绩跳水,从此洗心革面,不仅拒绝了顾青丽约她出去走走的请求,还义正辞严地教育起了顾青丽:“都要开学了,还不赶紧把作业补上?”
无奈,顾青丽只能一个人出去逛。
没想到,出门逛街不仅救了一条命,还为顾青丽至今没写的英语作文找到了绝佳的素材。
寒假的最后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日头正盛,气温也飙升到了10摄氏度。
别的同学在家苦哈哈地赶作业,顾青丽则穿着一件帽衫就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黄莹莹不在,她害怕自己踩坑,也懒得探索什么新店了,便寻着自己对于道路非同常人的记忆力,找到了她曾和黄莹莹一起吃过的一家苍蝇馆子。
小饭馆位于运夏市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
前些年市容改造,这里的居民搬走了不少。
不过,外来打工者对廉价住所的刚需并没有消失。
运夏市评上了卫生城市后,市容管理部门也再也没有管过棚户区的情况。
于是,几年后,棚户房又在这里搭了起来。
到底是孩子,顾青丽做起事来没什么顾虑,换成另一个成年女性,一个人来棚户区附近,恨不得吊着十颗心。
高老师刚接手10班不久后的一天,黄莹莹带着顾青丽来这里吃过一家彩云省特色米线店。
一顿饭的功夫,黄莹莹就用她颇为出众的亲和力,了解了店主夫妇的故事。
顾青丽当时只顾着吃,没怎么仔细听,不过听说黄莹莹后来又重返过这家店,还对店主夫妇做了一次深入采访和拍摄。
店主夫妇曾经是彩云省某地乡下的普通花农,膝下一个独生女,嫁来了林河省。
夫妇两人年事渐长,在花田劳作力有不逮,外加思念女儿,便举家搬迁来了林河省打工。
大爷在运夏市郊外的一家仓储超市找了份理货员的工作,大妈则在一家工厂食堂做饭。
因为手脚麻利,人又老实,工厂里一位高管,干脆聘请她来自家当保姆,照顾幼小的孩子。
大妈做的彩云省特色米线,受到高管媳妇和孩子的一致认可。
随着高管的孩子渐渐大了,不需要阿姨时刻照顾,于是,老两口一商议,干脆开了一家米线店。
老板娘手艺好,老板以前外出卖花,也会算账,这夫妻店就这样开了起来。
顾青丽到店里的时候,正是下午两点,已经过了饭点。
米线店里聘请的唯一一位员工服务员小妹,刚吃饱一碗米线,正放松地倚在靠近锅炉的一面墙边,百无聊赖地玩手机。
老板娘坐在门口的餐桌边,面前摊开一份报纸。
她眯着眼睛,有些吃力地看着报纸上的小字,一边用右手捶打着左肩,脸上露出一股痛苦的表情。
也许是刚才煮米线太过劳累,导致了肩膀酸痛吧?
老板则背着手站在门口,与门外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头聊天。
见顾青丽站在门口彷徨,不知该不该进去,老板大爷也不顾刚刚歇下的腿脚,热情地招呼小姑娘进店。
老板娘见有客人来了,忙不迭地把报纸叠好,就要站起来给顾青丽下米线。
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中午高峰期忙得又太累,加上店里通风不好,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大妈好像起猛了。
她眼前一黑,双腿一软,手上还没叠起来的报纸轻飘飘地滑落到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