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逢纪被莫名其妙怼了,有些委屈:“我还真觉得他有些像段君呢……”
——
洛阳皇宫内,董卓勉强忍着不耐烦,听完了朝臣的上奏,给了小皇帝身边的大鸿胪一个眼色,大鸿胪朗声宣布散朝。
“以后政务上的事,你们都交给武烈吧,他筛完后,有必要的,再呈给我。”
董卓当了几个月的相国,新鲜劲一过,就不愿再管朝中事务了,女婿牛辅在白波军手里吃了败仗,被他叫了回来,换李傕去河东郡守着,牛辅就在他身边没事给他说说关东联军的乐子解闷。
这些乐子事常常半真半假,什么酸枣联军就是一盘散沙,袁绍想从宗室里立个皇帝,被袁术写信骂了,曹操吃了败仗,逃到扬州去了云云,董卓基本听完就过,除非是特别离谱的——
“泰山郡太守,曹操的亲弟弟,其实是个女人!”
牛辅特意将最劲爆的留在最后,原以为董卓听了,会开怀大笑,谁知董卓却突然表情阴鸷地看着他,吓得一众臣子都跟着牛辅跪了下去。
“你是袁绍派来侮辱本相的吗?”
牛辅内心大喊冤枉,可是董卓腰间的宝剑,又让他怕得根本不敢发出声音。
董卓冷笑道:“他袁绍召集女人来讨伐我还不够,还要派你这样的窝囊废来——”
牛辅余光见董卓的那双靴子就在自己前面,之前朝臣血溅当场的景象在脑海里闪过,双手因为颤抖,衣袖上的玉佩坠在地上不停地当啷作响。
董卓气他这窝囊样,又不能罚他,憋得一肚子火没处发,扫了一圈跪在地上的人,阴沉沉道:“蔡尚书,劳驾,随走一趟南宫吧。”
没被点到名字的官员一口气还没吐出来,又见董卓脚步一顿,吩咐道:“让太官令的人一起。”
蔡邕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站起身,随董卓出了大殿,留殿内群臣面面相觑。
新皇即位前那一夜血腥的宫变,南宫宫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南宫禁中,值得董卓注意的人,基本只剩下太后和皇子合了,蔡邕要负责记录董相国在皇宫里的言行,随行还可以理解。
太官令是少府属中,负责燕飨的官员,跟着去能做什么?
第134章
从北宫到南宫的路,蔡邕不是第一次走,但这绝对是他走过最漫长、难熬的一次。
他跟着董卓,上了连接南北宫的天桥,踩在阶梯上的那一刻,不知为何,他突然眼前一花,恍惚间感觉下方不是皇宫的青石地板,而是万丈深渊。
他回头,发现太官令没有跟上来。
“蔡尚书?”
董卓见他不走,也停下来,站在桥上,回望他,“不用等太官令,我让他去取酒了。”
蔡邕的年纪都可以当董卓的爹了,董卓突然不以官职自称,蔡邕反而有些不适应,蔡邕对他没想到董卓会和他解释,连忙提起衣摆,走上了廊桥。
“知道我为什么要你随行吗?”
蔡邕垂着头:“下官不知。”
蔡邕就这么落后一个身位在他身后走着,听着董卓用他沙哑的嗓音问道:“我听说,蔡尚书家中有一女,名唤文姬?”
骤然听见女儿的名字,蔡邕一怔,停下了脚步,心中警报狂响。
董卓见他浑身一颤,难得发自内心的开怀笑道:“蔡尚书想到哪里去了,我也有两个女儿,今仅以一为父者之姿,与蔡尚书谈子女之育罢了。”
蔡邕哪里敢信董卓的话,见董卓说完,便转身继续往前走,他几乎是佝偻着背,跟在董卓身后。
“下官不敢。”
两人下了廊桥,午后日头很足,这一段宫道没有遮挡,晒得人眼晕,蔡邕又听见董卓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说道:“京中有传,说蔡氏女离经叛道,参军去了。”
董卓侧身,斜睨了蔡邕一眼,蔡邕躬着身抬眼,见对方的嘴角扯出一抹讥笑,目中尽是不屑之意。
“而且,去的还是段宁那个小娘的营帐。”
原来是为了这个!
姑臧君段宁跟随袁氏的袁绍,袁绍在关东聚兵讨董,所以董卓现在要来找自己算账……就因为她的女儿加入了段宁的军营?
他现在说,自己把女儿逐出家门了,董卓会信吗?
蔡邕满脑子想着怎么将女儿和蔡家的关系撇清,却未察觉董卓言语中,对段宁格外的鄙夷。
“女子为将,本就是天下之谬谈,可怜段纪明一世英名,家门不幸,蔡尚书是名儒,为何不管好自己女儿,任由她使家族蒙羞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