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乌雅秀贞让人去请了康熙,说了胤禛这水稻的事儿:“儿子如此能耐,我若是不亲眼看看,难免遗憾,再者,如此盛事,皇上就不打算好好宣扬庆祝一番吗?”
康熙自然也有炫耀的心思,胤禛是皇家子,是姓爱新觉罗的,一是让满洲八旗看看,朕的儿子,如此能干。
二来呢,也告知天下,我爱新觉罗家的皇子,能做出这种千秋万代的功绩,谁还能再说我满人入关,是蛮子入关?是我爱新觉罗家坐天下,是蛮夷统治?
总之,就是一种很兴奋的心思。
既有老父亲为儿子骄傲的得意,又有做皇帝的,为自己这统治下出了这样的政绩而振奋。
所以乌雅秀贞这话,简直就说到了康熙心坎里。
乌雅秀贞又提议道:“不如趁此机会,广发帖子,请了各地的德高望重之辈前来观赏这新型水稻,一来是如此政绩,需得天下百姓皆知,也好让他们感念朝廷恩情。
二来呢,若是能早些普及,百姓们自己就能种植,也免了朝廷宣扬费事儿。”
朝廷若是要推行什么粮种,都是不太好推行的,一来是百姓不信任,就比如说,推广红薯。
百姓们习惯了种植小麦,你拿出红薯说,这东西能亩产八百斤,是一种很好的粮食,没人见过,没人吃过,没人会种植,那谁会相信你的话?
这东西拿回去万一种不成呢?
种地的人,都是有一种比较固执的观念的。
因为种地这种事儿,并不是说我将种子撒在地里,一天三遍浇水施肥就完事儿了。
水稻什么时候浇水好,什么时候不能浇水,施肥是选择早上还是晚上,是选择干粪还是水肥,这都是积年累月的经验。
哦,你说着红薯产量高,那这东西一天浇水几次?早上还是晚上?中午浇水会不会将苗子给泡死了?施肥的话又该如何选择?
这都是事儿,没个三五年,是实验不出来的。
所以,朝廷的推广,总会有几分阻碍。
乌雅秀贞说的这推广法子,广发帖子请人亲自来看,这是一种……很新颖的法子,以往朝廷是没出现过这种推广法子的。
乌雅秀贞也是想到了几年后的千叟宴才想起来的。
反正你办个千叟宴,又要花钱又要让胤禛奔波辛苦,就只为了看看大清有多少长寿老人,倒不如现在先为我胤禛扬名。
康熙沉思起来,乌雅秀贞也不催促,康熙那性子,你越是催促,他还指不定怀疑你心里搞鬼呢。
他自己想好了,自己决定了,那就和别人无关了。
略等了片刻,康熙都端起来茶杯了,乌雅秀贞才说起来让弘晖几个也出宫去看看的事儿:“年龄都不小了,也合该亲自收稻谷,知道这大米是哪儿来的,可别日后一出来,说那花生是大树上结的,那才是闹笑话了呢。”
这个康熙都不用犹豫的,直接就点头应了:“也该如此,老三家的弘晟,前段时间还说那土豆是和葡萄一样长在蔓藤上的呢。”
皇家的孩子,你可以不知道种地的具体细节,但是,也不能是什么都不知道。
康熙还要为水稻的事儿再想想,所以也并未留宿永和宫,说了正事儿,就又回了乾清宫了。
乾清宫当然是少不了伺候他的人,不过这事儿,乌雅秀贞是从不过问的。
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虽然是宫里唯一的贵妃,但再贵,那也是妃,也是妾。
她可以管理宫务,但她不可以管理后妃。
她可以给皇子格格们发月例,但是不可以过问他们的功课礼仪。
该皇后做的,是只有皇后才能做的。
就好像伺候康熙的人是谁,要不要给个名分地位,这是她一个贵妃该操心的吗?当然不是,所以她就不能越过这条线。
很快康熙就答应了乌雅秀贞到胤禛庄子上去住的事儿,还顺便给上书房的皇孙们也放假,让他们能跟着自家阿玛,都到庄子上去看看。
乌雅秀贞那马车一到了庄子上,胤禛和那拉氏就迎过来了。
乌雅秀贞也不用马车进庄子,直接就在外面下车了:“也顺便看看那稻田。”
九格格也跟着,笑嘻嘻的给胤禛行礼:“恭喜四哥,总算是成功了。
不过,四哥有没有想过打造一个……嗯,生态圈?”
胤禛本来挺高兴呢,一听九格格这话,顿时就露出个牙疼的表情来:“你是半点儿看不得你四哥休息。”
但顿了顿,还是没忍住:“什么叫生态圈?”
“简单点儿的,就是水稻田里养鱼虾,或者鸭子,鸭子最好,因为可以吃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