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第677章教育绝对是个大问题
这种办法的确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整个封建时期最能代表古代政治以及让所有老百姓们都只能跟着朝廷一起走的。
这种思想要怎么来创造,就是得通过这些读书人他们特别厉害,他们也特别有能耐。
他们一个个的成为了村子里边或者县里边最有学问的那一拨人,那么他们说的话就会成为至理名言。
这才是统治者们非常聪明的办法,因为这么一来的话,那些个老百姓们就会崇拜这样的读书人,就会把他们所说的那些话当做至理名言一辈传一辈就能够在无形当中磨灭掉老百姓心里面那种反抗的意识。
这种文化上面的阉割,所以说可能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统治阶级们刻意制造,但是一旦形成了这么一种风气之后,在整个流传的过程里边就会形成这种畸变的风气。
所以文化上面的洗脑对于老百姓们的性格上面的成长,以及他们一些精神上面的塑造实在是太有用了,同样的这种办法对于创造力的阉割也是很厉害的。
陈寒一直都在说为什么现在大明王朝的很多东西没有办法一下子让老百姓们接受,是因为老百姓们脑子里边固有的那股思想一直在作祟,老百姓们脑海里面都在想着要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顺应整个朝代。
最好自己不要当什么出头鸟,因为当出头鸟就很容易被直接打下来,可是这种想法其实真正形成是因为有思想阉割的程度来的。
孟子曾经说过,家国天下是每一个老百姓应该要想的问题。
而他的那些个思想比如民贵君轻,就一直是历代王朝的统治先生们特别讨厌的一句话,如果老百姓们都相信了这么一句话,如果老百姓们都按照这样的形式准则去做事的话,那自己的统治可就要摇摇欲坠了。
他们是绝对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生,他们也绝对不允许这种形式生,于是。
怎么办呢?那就得把孟子的亚圣地位给他去除掉。
一旦朝廷这么干了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些官员会怎么想他们就一定不会把孟子的思想再次传播下去,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面去阉割他,一定会让这种想法从此成为绝迹。
这样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只要是对我不利的思想,我就通过这种强权手段以及科举制度传播下去,让反抗思想没有半点生存的土壤了。
这才是统治阶层们想要做的事,所以说为什么要进行愚民政策?他们觉得只要让老百姓们没有了思想,一辈子只能在土地上面去干活,那么老百姓们就一定会像绵羊一样顺着他们,可是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一件事。
如果老百姓们一个个都是一群绵羊的话,那么将来只要有外敌入侵,老百姓们就会选择当缩头乌龟他们就觉得看不到,反正在他们的眼里,天下又不是我的,是你皇帝家的,我没有任何的出手的欲望,我只想看到你们一个一个的被灭,反正死的都是你们上层人物。
虽说有句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是又有多少老百姓会记住这句话呢,统治阶层都希望老百姓们能够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主动站出来帮助朝廷对抗。
可却忘记了自己在对老百姓性格的阉割上面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在推波助澜的同时更是给老百姓们灌输了一种绵羊思想,让老百姓们觉得当出头鸟必定会被打掉,还不如躲着。
这种思想在统治阶层想要稳定的生态环境的时候,那当然是最好的,可是当外敌入侵的时候才现老百姓们早就已经不关心所谓的天下兴亡了。
朱标也正是因为听完了陈寒的那些话之后,才明白文化教育有多么的重要。
就像陈寒说的那样,虽说不能够让大明王朝现在马上就进入到一个全民都能够实质的地步,必须得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但是现在就必须得要慢慢的去做。
要怎么来做呢?第一个就是要让那一批已经有学识的人思想包袱没有那么重,让他们有精力去创作更多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些作品可能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让全天下老百姓都知道,也没有。
办法让很多人明白其中的奥义,可是当数量多了之后,通过口口相传也能够塑造老百姓们的思想品格。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一点呢就是普及教育。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朱元璋在当皇帝的时候,在天下建立了许多的私塾。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推广科举,制度说起来非常讽刺,科举制度在隋唐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在北宋的时候更是已经做到了胡明法,然后让整个科举制度有了更加严苛的规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