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于是,全欧洲都疯狂地将白银运往中国,来赚取差价。
而这一金银比值延续到1931年,相当于稳定的货币政策延续了214年,在这个比值的帮助下,白银持续流出英国,黄金不断输入。
1816年,英国正式宣布成为金本位国家。
随后,英国崛起,才有胆量漂洋过海来跟中国较量,并取得了鸦片战争的胜利。
到187年,英国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而对中国来说,白银不只是逆流而动的问题,根本问题是:中国大陆白银产量极低,必须依赖进口。
这意味着中国人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是把劳动产出白白送给外国人,换回来一些百无一用的白银。
看看明朝时期,国产白银和存量累计不到6万两,这还是经过了两宋和元朝数几百年贸易得来,但进口却高达2-3亿两。
这些白银,不是白送的,是通过两宋、元明,百姓们几百年生产的茶叶、丝绸、陶瓷和其它物资换来的。
中国古代的百姓,整天累死累活,生产出来物质资料,自己舍不得用,却送给了外国人,换回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而这些银子,完全可以用自己无成本的纸币替代!
如果我们出口换回的不是银子,而是海外的其它物资,则明清两朝的百姓该是何等的富足!”
陈寒说到这里,心里十分的沉重。
因为中国人酷爱的白银,最后没有换来好的下场。
朱元璋他们的心情更加的沉重,感觉屈辱。
陈寒接着说道:“白银具有窖藏属性,也有陪葬功能,还可以流失海外。
明朝276年,中国大陆进口了数亿两白银,到明朝消亡,所剩寥寥无几。
清朝建立,百姓从头再来,又一次辛苦劳动,又一次进口全世界的白银,自己却只是一无所有,到清朝所谓康乾盛世时期,百姓的生活仍旧很清苦。
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是数亿中国人的血汗钱换回来的,但后来呢?
1843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除了割让香港外,要赔偿银元21万元,折合147万两白银。
而184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只有4226万两,结余更只有35万两,以至于赔款中的7成,是由广东行商等民间出资的。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签署《马关条约》,清政府向日本赔偿白银2.3亿两。
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只有7万两,而当时日本的财政收入只有45万两。
这笔钱,等于日本5年的财政收入。
19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合计9.8亿两,分39年还清。
这笔钱陆续到1938年停止支付,实际累计支付赔款6.5亿两白银,其中赔给日本的足足57万两,又是他们一年的财政收入。
也就是说在1895年到191年,日本这个可恶的国家,居然被清朝养了六年之久。
他们吃我们喝我们,最后还要要我们百姓的命,凭什么?
讽刺的是,清政府签署完条约1年后就被推翻,而新成立的民国政府继续付款,1943年才开始与英美等国陆续签署协议废除,1947年才换文完成全部废约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