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第676章文化塑造就像高压锅,锁死了古人的创新精神
朱标对于陈寒的说法其实也是非常赞同的,他也认为如果真的想要让大明王朝今后的所有日子里都能够平平淡淡的过去,甚至可以说是一路往上走的话,就必须得要提高大明王朝内部的生产力。
如果连生产力都跟不上的话,就算是你有再好的货币政策,那将来也必定会有一天,因为生产力跟不上货币政策的改变而导致整个货币政策崩溃。
这种案例在现代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管是津巴布韦币还是曾经的四小龙等等,都因为生产力的关系,导致他们展的度变化或者说整个崩盘。
而现代的中国则以后起之秀的姿势奠定好了工业基础之后,一步一个脚印,把实体经济跟外贸经济结合,夯实国内基础。
把生产力提高,同时把工业生产作为今后起步的最重要的点。
然后果然在其他世界各地的生产力降下来之后。
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的商品打遍全天下无敌手,最后逼着他们不得不筑起税收的堡垒,把自我封闭在非常狭小的区域当中。
靠着曾经的光环迷惑自己,却并不知道自己早已无法跟外界媲美。
陈寒要做的就是让大明王朝变成后来的中国,必须得要让生产力跟得上,必须得要往外输出最便宜的货物。
必须得要将其他的市场给带动起来,让其他的市场成为大明王朝的倾销之地,让其他的国民成为大明王朝国民的打工者,要让大明王朝的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能大量收割全天下。
现在陈寒已经在慢慢的打基础他也希望大明王朝能够一下起飞,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先一点就是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得要提高制度的效率。
所以他在改革变法的时候考乘法这种东西是一定要坐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给天下官员下最长的枷锁同时想要让马跑得快,就必须得要把草料给他喂肥了。
必须得要把每一个位置都做成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就不想要因为任何一点错误而被拉下来。
要满足当官的人,既能得到物质基础,又能得到名誉基础,还能有机会青史留名。
在这种满足了基础物质跟尊严的同时,他们才能够挥主观能动性,他们才有动力往前迈步。
要不然的话,光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那一点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就必须得要伸手向老百姓贪污受贿,那这种恐惧的累加将会让这些官员患得患失。
胆大一点的官员就觉得反正天底下有这么多贪官污吏,绝对不能够抓我一个,所以根本就不害怕变本加厉的贪污受贿。
当然他们也不是说变本加厉的要当这个出头鸟,他们只是一如既往地继续着元朝留下来的惯性。
在他们的眼里边,当官就是要收钱,当官了之后就是要过上好日子,就像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当了官之后依旧要清贫过日子,那为什么要当官呢?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苦熬苦攒当了官,那总得有什么贪图。
像诸葛亮、像文天祥、像于谦、像海瑞他们这种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俗人,他们贪财好色,所以一旦有了权利之后,那必定是要做这种事,所以有些人就觉得朱元璋的很多政策可能就是理想主义,就是想要让这些当官的一个个都要做到像诸葛亮文天祥他们这样君子人物,并且还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所有人通过历史倒退回去就现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很多官员一个个的其实都是想要肥自己的荷包,过上自己的好日子。
所以说到底这部分人才是真正的正常人,反倒是那些像诸葛亮像文天祥像海瑞那样的,早已不是正常人,他们一个个已经脱了俗人的标准,不能以所有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的陈寒才不会让那些个官员们感到憋屈,他的确很讨厌那些贪官污吏。
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如果天底下没有人替你做事,没有官员替你执行政策也很悲哀。
因为你毕竟就一个人,你不得不去依靠他们,所以你只能是提高他们的收入,只能是稳定他们的情绪,只能让他们帮你一起来治理天下。
如果大环境不能改变,那就让这些官员相对的清廉一点,这样也是对普通老百姓最大的保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