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银山即库穆什山,在今托克逊以西,天山南麓,为通往阿耆尼的必经山隘。
银山巍峨高大,叫银山,除了皑皑积雪似银色,银矿丰储备富也名副其实。
西域各国铸造银钱需要的银料,都从银山开采。
行至山西转弯处,兀然遭遇一伙盗贼,一行排开,堵住山路。
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商旅的货品,手中的家伙横在肩头。
虽一言不发,却也瘆人。
军士们久经战阵,数个毛贼倒也不在他们心上,一言不发,守护住驼马。
这伙盗贼估计是坐地山贼,只谋财不害命,很多商旅都熟悉这些盗贼的心态,给了他们一些钱财后,这些盗贼便闪开,放了商旅的生路。
继续前行到了王城外,至一处山崖下的小河岸边,天已昏黑,大家就在这岸边歇息。
同行之中,有几十个胡商,贪图小利,想抢先与城内贸易,半夜里悄悄出发,走出十余里,遇到另一伙盗贼。
这伙盗贼应该是流窜于各个小国作案的凶徒,是真正的杀人越货,做事的手段那叫一个残忍。
可怜那些胡商,连句恳求饶命的话都没说出来,便被盗贼不分青红皂白的砍杀,数十人无一幸免。
天明,大队伍赶到这地方,只见尸骸横陈,不见货物财产,众人无不惊骇伤感。
连续遭遇盗贼,坐实了阿耆尼国“无纲纪法令”
的传闻,给玄奘留下“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的不良印象,觉得这个国家国民粗鄙少文,不以偷盗为耻,是个强盗窝。
渐渐地,看见阿耆尼王城。
玄奘对弟子们说,根据记载,早先的焉耆国,就是现在的阿耆尼国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
叮嘱徒弟们要懂得尊重人家。
万事不可造次。
阿耆尼国民笃信佛教,国内有寺院十多所,僧徒二千余人,信奉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从原始佛教的上座部中分离出来,在小乘佛教中极为旺盛。
阿耆尼信徒遵照印度文字研习佛教教义戒律,信徒洁身自好,但拘泥于渐悟的教义。
所以玄奘认为他们对佛的信仰还处于渐教阶段。
阿耆尼国已经从来往客商口中知道了中原高僧将到西域的消息,君臣都热切的盼望玄奘的到来。
阿耆尼国王与大臣都出来迎接玄奘,迎入城中。
国王为迎接玄奘准备了丰盛的接待宴席。
宴席上放置着三净肉。
何谓三净肉?这是小乘佛教允许信徒食用的三种肉类。
三净肉不是特指三种动物的肉,而是三种情形下宰杀的动物肉。
这三种情形指的是不见其为我杀、不闻为我杀、无为我杀。
就是信徒没有亲眼见到宰杀牲畜的过程、信徒没有亲耳听到牲畜被杀时的叫声、牲畜不是为满足信徒的嗜食需求而被杀。
三净肉的理念虽然有些怪诞,但核心在于通过倡导避免信徒因自己的需求而导致动物被杀,引导人们以慈悲为怀,尊重生命。
三净肉不仅适用于出家人,也适用于居家修行的信徒。
玄奘入席。
四个徒弟在下方坐定,其他护卫自有相关人等招呼。
阿耆尼国王初始十分热情,频频向玄奘致意。
欢信一言不发。
话不几句,玄奘讲了自己结愿和一路行程后,便出示高昌王的国书,希望如在高昌国一样,得到阿耆尼国的支持。
阿耆尼国王却面色大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