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不过官场上使用高一级的官称是常见的事,大家都称他们是节推。
实际上节度推官和观察推官在职掌上并无不同,只是对选人来说,有品阶上的细微差别,这种差别对进士出身的官员无关紧要,他们又不会在选人阶依次晋升,只是他们入官场的阶梯罢了。
杜中宵饮了一杯酒,取出王安石从扬州来的公文,交予郑朋,口中道:“通判离开之前,让我与司理商量此事。
里面提到一个柴节级,一时想不起是何人,不知司理可有些眉目。”
郑朋接了公文看过,想了一会,突然道:“莫非是他?姓柴的节级,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人。”
见杜中宵、苏颂、程县尉和何寨主几人都看着自己,郑朋道:“州院有一个柴本山,原是司理院的节级,后来转到州院做虞侯。
此人为吏多年,诸如协理刑狱、押解配送犯人,诸般杂事都做过。
数年前我到亳州任职,也是此人迎来送往。
此人职级不高,但多年押解犯人,跟不少江湖人物熟识。”
众人点了点头,心中都觉得应该就是此人了。
虞侯源自五代时的马步都虞侯,那时是州里的实权官员之一,入宋之后跟很多五代将衙的官职一样,成了吏人职位,地位低微。
州衙虞侯都是隶属于州院和司理院,专门跟犯人打交道。
杜中宵前世读的《水浒》中,押送林冲发配的两个人,身份就应是虞侯。
入宋之后,五代节度使衙下的许多官员,特别是武官,都成了公吏。
他们地位一落千丈,但很多官称没变,有的甚至职掌也没变。
五代时候,衙前诸官、孔目、押司、节级等都位高权重,但到了现在,都是衙门里的公吏差役。
不过民间的称呼,还是习惯性地按照他们的官称,衙门吏人观察、节级、虞侯到处都是,算是历史的遗存,这些本来高贵的官称实际上现在不是官。
这是时代的缩影,便如杜中宵前世,快速的社会变革,让国营经济时代的一些不得了的称呼,到了改革之后迅速烂大街,是一个道理。
千百年后人们读历史,一样会感到困惑。
几十年前的人被称老总,身份必然吓坏人,没多少年就到处是某总,只是当时的人不觉得罢了。
柴本山只是郑朋手下一个低级吏人,杜中宵等人问起他的事情,一时也说不清楚。
当下从外面唤了一个自己的随从来,让他拿帖回州城,让柴本山到巡检寨听用。
州院和司理院是诸曹参军的两狱,虽然并不相同,但人员往来非常频繁,并不会惹人怀疑。
喝了一会酒,众人的话题还是回到马蒙的案子上来。
此案涉及众多公吏,但对官员来说,这些属下犯事并不会背负多大包袱。
官吏有别,官员不会因为吏人犯事,自己有连带责任,众人没有心理负担。
郑朋道:“现在最棘手的事情,是永城县的积年老吏几乎全部犯事,一旦彻查,便无人可用。
特别是两个管事的一个贺押司,一个韦押司,包揽刑狱,多有不法。
就是叶主簿管下催收粮税的里正和乡书手都多有犯案,更不要说都头、耆长之类。
把这些人全部法办,则一县事务,就此瘫痪。”
杜中宵道:“若是如此,把他们清理之后,从别县调人来行不行?”
程县尉连连摇头:“这些吏人向来都用本乡大户,若用外县人,哪个服他们?事情就无法做了。”
郑朋也叹气:“官员治地方,吏人是爪牙。
他们在本地没有势力,便就爪钝牙崩,无法做事。”
杜中宵想来想去,用自己前世作比,终究还是得同意两人的看法。
他前世的法律规章何等严密,各机构齐全,具体的办事人员依然是以本地人为主。
不如此,新毕业的学生娃能办成什么?
郑朋又道:“若是不法办他们,又不能震慑众人。
做出这么多大案,依然好好在衙门当差,那以后这地方就更加难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